|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10月6日晚,忻城县红川广场华灯璀璨,一场以“土司遗风 月映忻城”为主题的中秋供月文艺晚会温情上演。整场晚会精心编排了16个节目,从民俗舞蹈到情景表演,从童真演绎到传统祭祀,全方位展现了忻城的文化底蕴与团圆氛围。 夜幕初临时分,天空飘起小雨,观众的期待却丝毫未减。随着开幕临近,雨丝渐歇,明月偶现;广场上人群渐密,传来欢声笑语,酝酿出中秋夜最动人的开篇。 晚会开始,鼓声中,四头“雄狮”灵动跳跃,时而腾跃起身、时而俯身摆尾,瞬间点燃全场气氛。民俗舞蹈《祈福》率先登场,悠扬的号角声划破夜空,头戴精致面具的舞者缓缓上台,震撼的表演将壮族文化的厚重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儿童舞蹈《童年的柚子灯》紧接着上演,孩子们提着柚子灯,在舞台上嬉戏、蹦跳、旋转,用稚嫩的笑容与灵动的舞姿,让童真与诗意在晚会中交织出别样的温暖;舞蹈《丝锦情缘》则表现了“桑蚕养殖—织锦成布”的文化脉络,在古朴织布机旁,织娘巧手穿梭,舞者指尖仿似牵丝,与织布动作相映,将忻城织锦之美演绎得栩栩如生。 
 “供月大典”环节。
 21时整,晚会迎来最庄重、最引人瞩目的环节——供月大典。随着悠扬的古乐响起,表演者手持供品、迈着庄重的步伐走向舞台中央的供月台,按照传统礼仪行祭祀之礼,每一个动作都严谨规范。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静静感受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仪式。 晚会尾声,《幸福山歌唱起来》的欢快旋律刚一响起,便将整场晚会的气氛推至顶点,嘹亮的歌声在广场上空激荡,台下观众的热情彻底被热烈的氛围点燃。“每个节目都彰显着壮乡特色,很精彩,中秋的氛围特别浓厚。”观众黄秋月笑着说道。 (苏兰梦 姚海珍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