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31日,来宾市委统战部和来宾市民宗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有关情况。近年来,来宾市系统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取得阶段性成效,相关经验做法为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实施“一把手”工程是确保工作落地落实的关键。来宾市将民族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该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多项考核监督范围,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来宾市推进“五个共美”,着力建设“五个家园”。通过坚持民心共美,大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举办系列主题报告会与专题讲座,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民富共美方面,该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2024年全市GDP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中位列全区第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建设。坚持民融共美,通过持续加大教育、卫生等民生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各民族广泛、全面、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先后获评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建设成效明显。在民寿共美方面,该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位列全国前列,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个县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称号,246个行政村获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底色更足。通过实现综治中心乡镇全覆盖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村全覆盖,民睦共美的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根基不断夯实。 来宾市深入挖掘《大瑶山团结公约》与费孝通先生学术足迹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持续擦亮民族团结的文化名片。通过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建设主题公园、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瑶族石牌习俗以规约习俗类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成立2个市级研究基地,发表80余篇研究成果,今年先后承办“大瑶山90年蝶变”等学术交流活动,吸引200多名区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石牌律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区“枫桥经验”,相关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此外,来宾市依托特色蔗糖产业,打造“蔗里石榴红”1+N品牌矩阵,市直部门及6个县(市、区)分别创建“蔗里清风·甜蜜来宾”“金山秀水·美美与共”等特色子品牌,推动形成品牌引领、多点绽放的工作格局。在深化协同发展方面,该市聚力打造“携手奋进·越帮越红”工作品牌,积极推动跨区域民族工作协同。纵向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践研究基地;横向与苏州、珠海等多个区外城市签订共建协议,联合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共建单位到来宾开展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等学习交流活动30余批次,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资源整合与经验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