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兴宾区以“1+5+N”工作思路为引领,持续关注民情、遵循民意、保障民生,巧妙运用“加减乘除”法,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合力,织密安全防护网。“加”压,领导责任压实在一线。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基层,实行“包片联点”制度;以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为依托,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今年以来攻坚化解涉法涉诉涉警重点信访案件14件。“加”码,巡逻监管覆盖无盲区。常态化实行24小时巡逻机制、开展治安巡逻“零点行动”,做到“天天有巡逻、晚晚见警灯”,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持续强化对KTV、出租屋、烧烤店等重点场所的清查整治,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共开展清查行动46次,清查重点场所3899家,治安处罚83人。 “减”排隐患,用心用情解民忧。“减”流程,简政增效优服务。今年以来,兴宾区持续开展政法系统“心系群众·服务至上”服务型窗口创建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15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其中公安机关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办证难、取证难问题,提供上门服务625次。“减”纠纷,清源固本促和谐。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投入5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该中心以“一站式服务、多元化解纠纷、智能化防控”为理念,整合了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征地办等19个单位,采取“常驻+轮驻+随驻”模式入驻,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就能化解。自成立以来,兴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直接受理矛盾纠纷230件,上级转办事项6件,纳入调解件数123件,已化解93件。“减”发案,打防促安固成果。发动全部警力扛起“控发案”责任担当,全面落实警情“日研判”机制,认真贯彻“朝发夕破”工作理念,组织精干力量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达到打击一起、整治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今年以来刑事立案、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4.37%、42.29%。 “乘”势而上,升级治安防控网。“乘”宣传之大势,绘就群防群治最大“同心圆”。聚焦宣传重点,全方位展示平安建设工作成果和政法队伍新面貌;拓宽宣传途径,做优公益电影、文艺汇演、应急广播等传统宣传方式,做强短信、微信、抖音等新自媒体,做精户外广告牌、LED显示屏、横幅标语等社会面宣传,构建“传统媒体+新自媒体+社会面”全覆盖、立体式的宣传格局,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平安建设宣传经费40余万元,拍摄各类宣传视频30个,制作宣传品10万余份。“乘”数据之快车,构建智慧防控体系“新格局”。建立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三网合一”(公众视频监控、广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工程建设,打通综治、“12345”市民热线等信息平台;全力推进重点部位、重要路段、偏远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2024年投入786万多元改造升级兴宾区低位视频监控平台,新增安装探头数量2475个,构建起24小时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 “除”弊立新,淬炼政法铁军。“除”顽疾之弊,深化整改实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顽瘴痼疾连根拔起、整改落实见底见效。“除”不实之风,彰显责任担当。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政法干警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执法办案中主动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为民初心转化为护佑平安的实际行动,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先锋队,今年以来共开展政治轮训8次、政治体检2次,督促整改问题9个,政法干警综合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