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们在栽种南瓜苗。 10月11日,在石龙镇大塘村千亩种植基地,农机轰鸣,工人们熟练操作机械,精准高效地完成土地覆膜、地膜打孔、滴灌带铺设等工序;村民们手执农具,掏窝、播种、覆土,动作娴熟利落,片刻间就完成一片区域的种植。而在较早移栽的田块里,贝贝南瓜已顺利还苗,长势喜人。 今年,象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流转大塘片区1800亩土地,推行“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模式:上半年,这片土地化身为金色稻田,稻穗低垂,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半年则变身为贝贝南瓜和包菜种植基地。通过“水稻—蔬菜”轮作,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还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一地多收”。 “我们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能够将水肥精准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利用率显著提升。”大塘片区种植负责人王耀东介绍,若后续管理到位,贝贝南瓜亩产预计可达4000斤以上,12月中旬将迎来丰收,采收期约一个月。“这些南瓜全部实行订单化种植,采收后直接运往净菜加工厂,经加工后出口海外,远销国际市场。” 据了解,该基地去年种植贝贝南瓜1200亩,亩产3000斤,总产量约360万斤。今年已完成700亩贝贝南瓜种植,剩余1100亩将用于种植包菜。 “我家就在附近村里,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挣150多块钱。”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谭金秀表示,自家种了十余亩甘蔗,双重收入让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象州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特色蔬菜种植规模,积极打造农产品交易中心,构建“买全国、卖全球”的农工贸一体化平台,全链条推进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3000多亩设施大棚蔬菜和1万亩露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形成净菜加工、冷链仓储、出口贸易、电商销售等全业态运行模式,预计年加工蔬菜20万吨、出口3万吨,产值约3亿元,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