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象州县石龙工业园A区的广西新三达橡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三达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在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呈现出一派紧张有序、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新三达主要设计生产汽车热管理系统橡胶密封圈和减振垫,2024年密封圈产量达1726万只,市场占有率接近20%。”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昌诚介绍。 作为象州县汽车热管理系统密封与减振橡胶件领域的前沿企业,新三达公司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与持续技术投入,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 十年跨越: 从搬迁到行业领跑 2012年,新三达公司通过象州县招商引资,从柳州整体搬迁至石龙工业园区A区。十余年间,公司以“扩业务+强技改”双轮驱动,实现从区域企业到全国供应商的跨越。2024年,即使在汽车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正增长,销售额近亿元,发展韧性强劲。 “新能源汽车崛起彻底改变行业格局。”陈昌诚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我们公司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全力冲刺亿元工业产值目标。2024年民族品牌汽车产销占比突破50%,外资品牌‘一统天下’成为历史。” 这一变革为本土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新三达公司凭借在密封与减振垫领域的深耕,成功切入主流车企供应链,成为重庆长安、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并与浙江银轮集团、一汽富奥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目前,其产品覆盖全国,散热器水室密封圈在主机配套市场占有率近20%,品牌效应凸显。 逆势突围: 智能化布局抢占高端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零部件企业的更高要求,新三达公司以“技术+产能”双升级为核心,开启新一轮战略布局。 “2025年国家汽车补贴政策发布后,汽车销量明显增长,公司业务同步增长20%左右。”陈昌诚说,9月提前进入旺季,现有设备满负荷生产仍难满足交付需求。10月,公司在政府和管委会支持下,投入近700万元新增13组生产设备,计划招聘38人,为年底保供筑牢保障。 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投入近7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并在石龙工业园C区投资28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新厂房。“新厂房建设已近尾声,正在装修,预计11月部分投入使用。其中,投入300万元的自动化胶料混炼中心已联系厂家进场安装,12月可投用,届时生产效率将提升40%左右。”陈昌诚说。 据悉,新工厂投产后,公司将持续推进产能升级,引进自动化混炼中心、新型成型注射机、AI智能视觉筛选机、高精度模具加工中心等设备,同时筹建CNAS国家级认证实验室。 创新破局: 直面挑战抢抓机遇 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双碳”战略与国产替代双重机遇期。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新三达公司以“四大策略”破局: ——聚焦新材料研发:联合高校攻关轻量化、环保型橡胶材料,提升产品竞争力; ——推进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生产全流程可控,质量稳定性行业领先; ——深化战略合作:筹建整车厂认可的CNAS实验室,提前布局下一代热管理系统橡胶件供应; ——优化供应链:建立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显著增强成本管控能力。 在新能源汽车黄金赛道上,该公司以技术为矛、创新为盾,书写本土企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奋进篇章。“今年预计销售额接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20%左右,未来两年将持续增长,新厂全面投用后销售额有望破亿。”陈昌诚表示,公司将力争突破亿元产值大关,通过税收贡献与就业带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