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数七十六载峥嵘岁月,无数个小家凝聚成中华大家。当五星红旗与金秋玉盘交相辉映,这中秋的味道便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飘香了。 “炊事员”奶奶的厨房里,那金桂飘香的月饼上,刻画着爷爷讲述的波澜壮阔。奶奶系上洗得发亮的围裙,将最后一块压好花的月饼取出,上面缀着碎碎金桂,香气萦绕在屋中久久不散。 爷爷放下月饼,从书房取出一本棕色封面的书,《金秀记忆》四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书脊还存着翻阅的浅痕。他翻开折角的一页,指尖拂过黑白图片:“你闻这桂花香气,倒让我想起书里写的1951年瑶山会剿。当时4万余土匪盘踞深山,瑶族同胞和剿匪大军并肩作战,书里还有韦善霖战士参加剿匪的获奖证书呢!”奶奶笑着说:“老爷子,又翻你的‘史料库’呢。”爷爷指着一段文字介绍:“这里记录了第一任县长金宝生和瑶胞在《大瑶山团结公约》竖牌时喝鸡血酒的场景,那是瑶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团结起来。” 爷爷缓缓合上书,目光投向银白色的圆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都会有人看月亮,每年看月亮的人都不同,曾几何时,战士们也手拿着月饼一同望向这清朗的月。如今“双节”合韵,让人感受到了新中国来之不易和团圆和谐的重要意义。 如今,无数个团结友爱的小家汇聚成了国泰民安的大家。中秋月圆之际,人们齐聚一堂,欢庆团圆。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时光美好。往昔不能忘,今朝更奋发,年年庆国庆,岁岁上台阶。 (来宾市兴宾区特殊教育学校 范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