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秋阳把暖意铺得正好,我从老家兴宾区七洞收费站驶上贺巴高速公路,朝着金秀大瑶山的盘王界奔去。125公里路程,一个半小时便到,车轮碾过沥青路面的平稳,让窗外风景从田畴村落,慢慢浸成叠翠的青山——这般便捷,搁从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记忆里的来宾山路,是坑洼难行的黄泥道,去一趟金秀瑶山,五六个小时的颠簸是家常便饭;如今贺巴高速公路如银练穿境,硬生生把“远方”缩成了“近郊”,单是这一路顺畅,就足以让人心头漾起对家乡发展的温软。 甫入景区,游客中心的热闹还未散尽,我攥着索道票站上站台。当盘王索道的轿厢缓缓升空,1650米的钢索骤然悬在头顶,细得像根随时会绷断的银线,恐高的眩晕感瞬间从太阳穴炸开,眼前竟有些发花。我死死盯着轿厢地板的纹路,连呼吸都不敢加重,可眼角余光总忍不住扫向那钢索——它在蓝天里微微晃悠,带着轿厢也似有若无地轻颤,风从缝隙钻进来时,我总疑心是钢索在“晃”,手心的汗浸湿了扶手,指节攥得发白。这“头顶悬弦”的窒息感,忽然撞开了记忆里的瑶山:从前的路,不也像这钢索吗?是悬在人心头的“难”,泥泞、陡峭,走一趟要鼓足十二分勇气;而如今,这钢索竟成了“通途”,像贺巴高速公路一样,把曾经的“不敢想”,架成了实实在在的路。 好不容易挨到索道落地,未及缓神,便踏上了无阶的盘山栈道。低头瞥见栈道下的悬崖,心瞬间猛地沉了下去——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谷底林木连成一片深绿的海,栈道像悬在半空的飘带,只靠着崖壁的支撑,便敢在万丈深渊边延展。我下意识攥紧拳头,脚步放得极慢,每走一步都要确认栈道的稳固,生怕一个趔趄就坠入那片“绿海”。行至中途,山风卷着松涛掠过耳畔,送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可目光一落到下方的悬崖,那鸟鸣就成了催人的鼓点,让心跳愈发急促。 顺着栈道前行,前方的景区电梯忽然撞入视野——它如深灰色的钢铁巨人,稳稳嵌在山壁上,镜面轿厢在光影里穿梭,通体的金属质感与周围的翠林险崖形成强烈反差,却又莫名和谐。那高耸的梯身带着工业设计的利落感,仿佛天生就该在此处,它将山间陡峭的“上下”,变成了无需跋涉的平稳“直达”,让人忍不住感叹,连登山的“累”,都被这般巧思悄悄化解。转过电梯所在的山坳,盘王天梯的身影便撞入眼帘,只是入口处挂着“设备维护,暂停开放”的标识。远远望去,天梯如巨龙探爪般横跨两座陡峭崖壁,钢索结构的梯身细若游丝,在云海山风里微微晃荡,仿佛下一秒就会与山峦共舞。崖壁上“盘王天梯”四个鎏金大字苍劲醒目,旁书“穿越坎途,尽是坦途”,在绝壁间熠熠生辉。通往天梯的路径紧挨着崖壁,仅容一人侧身行走,扶着岩壁走完这段路,才能抵达那悬挂山间的天梯入口;扶手外便是空荡荡的山涧,风过时,连脚下的路径都似在轻颤,虽未踏上天梯,这“临崖寻路”的过程,已让人深切感受到其险奇,更让人望而生畏。不远处的玻璃栈道亦是如此,养护标识挡住了去路,却挡不住视线——通透的玻璃桥面如水晶丝带紧贴崖壁延展,底下是望不见底的深谷,想象站在其上“踏空而行”的震撼,仍让人心跳加速。 这望着养护中的天梯、玻璃栈道,再踩着未作养护却依旧稳固的盘山栈道的模样,倒让我想起长辈的话:“从前走瑶山路,脚下是悬崖,心里是虚的。”而如今,栈道临崖却稳固,天梯虽暂闭却可见其牢靠,连电梯都把“攀高”变成了坦途——这般“险处寻安”的改变,不正是来宾发展的实感?景区对设施的定期维护,恰是把“悬空的恐惧”化作“踏实的漫步”的底气,这份力透纸背的改变,藏在每一寸栈道的坚固、每一项设施的用心里。 行至“一线天”,两侧石峰如巨墙夹峙,头顶的天空被挤成一道窄窄的蓝带,崖壁几乎贴着头顶倾斜而下,粗糙的岩石纹理清晰可见,连水珠从石缝滴落的声音都听得格外真切。这逼仄的空间里,头顶的石峰像块巨大的屏障,挡住了空旷的天空,反倒让我生出几分安全感——不用再直面高悬的钢索与脚下的悬崖,只需盯着眼前的路。身旁有游客伸手轻触岩壁,惊叹“这山壁离人也太近了”,我忽然懂了:盘王界的“险”是天然的,而来宾的“能”,是把这“险”酿成了可赏、可走的风景。就像这一线天的路是工人一锤一凿开出来的,这座城市的发展,何尝不是在“难”里凿路,把“不可能”一点点凿成“可行”? 盘王瀑前,我望着水流从数十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轰鸣震耳,心里的疑惑愈发浓烈:这么高的山,水到底从哪儿来?正驻足思索时,身旁一位背着竹篓的瑶家阿婆放慢了脚步,见我盯着瀑布出神,便笑着解释:“山顶有好几处积水的洼地,常年囤着雨水,再加上山里藏着泉眼,石缝里的水渗出来,顺着崖顶的沟沟坎坎汇到一块儿,到了这悬崖边,自然就淌成瀑布喽。”听着阿婆的话,我抬头望向瀑布顶端,仿佛能看见云端的洼地与泉眼,正悄悄为这飞瀑输送着力量。再看眼前的水流,竟觉得这“高处来水”的奇景,恰似来宾的发展——看似身处“高地”、举步维艰,却能凭着对自然的顺应与巧用,把每一份潜藏的力量汇聚起来,酿成独一份的风景。 夕阳还未沉落,天边染着橘红的霞光,我乘索道下山,闭着眼熬过升空的那段,直到轿厢平稳,才敢悄悄抬眼——头顶的钢索在霞光里成了柔和的银线,下方林海翻涌着深浅不一的绿,盘王瀑的水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返程驶上贺巴高速公路时,天光仍亮,路面在夕阳下泛着暖光,车流有序前行,没有路灯的旷野里,远山如黛,近树含烟。这一日的旅程,怕过高空的眩晕,叹过天梯与栈道的险奇,惑过飞瀑的水源,而心头最沉的,是瑶山的生机与来宾的智慧。暮色四合时,车窗外的瑶山渐渐隐入夜色,可盘王界的盛景仍在心头明灭:那悬于天际的索道,是勇气与智慧的剪影;那临崖蜿蜒的栈道与天梯,是坚韧与担当的刻度;那奔涌不息的飞瀑,是自然与人力共舞的诗行。这片曾被“难”与“险”困住的土地,如今正以山水为纸、发展为笔,在国庆76周年的喜悦里,写下属于新时代的答卷。愿故乡来宾,永远握紧这杆“笔”,让贺巴高速公路的银链延伸向更辽阔的远方,让盘王界的风光吸引更多寻梦的脚步,在岁月的长卷里,续写山更青、水更秀、路更宽、民更安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