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物业人员要求进出人员扫描健康码。
1月11日,来宾市兴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1号令,明确要继续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其中商场超市、酒店旅馆、居民小区、动(火)车站等重要场所务必严格落实戴口罩、扫码、测体温和日常消杀工作。连日来,记者先后到酒店、居民区、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和体育馆等地走访,了解城区各场所的疫情防控情况。
酒店旅馆:进出扫码推迟宴席
17日下午,记者驱车驶入迎宾路北的一家酒店停车场时,酒店保安人员要求扫码进入。而在酒店大堂,记者未看到专门的体温检测点。对此,负责办理入住登记的一名酒店员工回应说,办理入住时,若身份信息显示是来宾本地的客户,他们不会要求对方测量体温;对于区内其他城市或区外人员,则会要求对方测温、扫码和登记。
在人民路西一家酒店里,记者看到酒店大堂进门处设置有体温检测点,出入二维码、体温枪、登记簿、消毒水、免洗消毒液等防疫物品整齐摆放。该酒店前厅部经理告诉记者,他们还专门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制作了一份出入人员登记表,确保防疫工作不留死角。对于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客人,该店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要求客人出示“绿码”、填写相关登记表,并主动向社区报备。
“我们已经把之前预定的1200多桌婚宴酒席推迟了。”滨江北路一家酒店的前厅部经理告诉记者,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该酒店已取消承办超过50人以上婚宴等活动,且每日开展消杀工作。记者注意到,该酒店大堂前的几扇大门已封上警戒带,仅留旁边的侧门进出,侧门内设置有体温检测点,顾客进出时需测温和登记。
居民区:佩戴口罩严格登记
除酒店旅馆外,各住宅小区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在民生路一带的小区走访时看到,小区大门上贴有关于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提醒信息和出入健康码,保安人员在岗检查,要求进出小区人员逐一扫码测温。
“只要看见拿大包小包的人,我都会仔细询问他是从哪里来的,要求他出示健康码并填写相关信息,做好人员登记。”该小区保安人员说。记者在现场观察约10分钟发现,进出人员大部分都自觉佩戴口罩,但也有小部分居民防控意识不强,即使保安劝说也无动于衷。
迎宾路某小区的物业人员告诉记者,该小区自1月14日开始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码等工作,目前返乡或外来人员回小区的累计登记有12人,均已上报至社区。祥和路沿线的几个小区也都按照防控要求,在小区进出口设置体温枪、登记簿、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并在门口处放置佩戴口罩的提醒板,不佩戴口罩或不量体温者禁止进出。
商超市场:防控有漏洞意识待加强
那么,商场、超市的执行情况如何?
“你好,请扫一下健康码,并接受体温检测。”17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桂中大道的一家大型超市走访时看到,该超市入口处粘贴有健康码,工作人员为每个进入超市的顾客测量体温。“去年要求戴口罩才能进超市时,有少数顾客不太配合,但现在大家都能主动戴好口罩。”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在附近另一家大型购物广场看见,该商场在进出口都安装了体温检测仪。据了解,这两台体温检测仪于1月16日安装完毕,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商场要求员工和顾客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方能进出商场。
不过,与大型商场相比,部分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记者在西山路的宏泰市场看到,该市场有多个进出口,但只有一个进出口安排有工作人员值班。现场一名保安虽然拿着体温枪,但任由市民随意进出;市场内的经营户有的佩戴口罩,有的没有佩戴口罩。
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市场有多个出入口,只有减少进出口,才能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体育馆:定期消毒控制人数
眼下,国内一些地区疫情反弹,市民还能到体育馆愉快健身吗?
记者17日从市教育体育局了解到,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我市的体育馆、健身房等需定期开展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并且严格控制人数,进入馆内必须测量体温、扫描健康码。刚从外地归来的人员,禁止进入馆内。
另外,由于近期疫情加剧,今年春节期间,如果要举行50人以上体育比赛活动,必须向疫情防控指挥部申请,获得许可方可举办。对此,市教育体育群体科副科长谢礼表示,市民群众可以通过线上体育活动进行健身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