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助农忙,夜话家常听心声,排忧解难办实事——这是合山市驻村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扎根一线,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优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在防返贫监测、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凝聚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2024年,驻村干部共梳理完成实事好事500余件,相关工作获《中国组织人事报》《当代广西》等各级媒体报道40多篇(次),区内10多个市县工作队先后到合山交流学习。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合山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压实第一书记主责主业,强化驻村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合山市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实施“三二一”工作法,通过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抓乡村治理促和谐稳定、抓乡村建设促乡村美化的“三抓三促”活动,以及绘制村情图和产业图“两张地图”、开展“一线拉练”行动等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易返贫致贫监测率仅为0.68%,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为激发青年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合山市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去年共培养村级后备人才272名,指导帮助新发展农村党员51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同时,通过召开青年座谈会、培养致富带头人、表扬优秀青年人才等方式,引导青年人参与建设家乡。近三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18名,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整合优势资源 激发乡村发展动力 “洛灵湖大米、阳光玫瑰葡萄、奶油草莓,这些都是我们村的产业名片。”说起产业发展情况,河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子萍如数家珍。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同向发力,实施村企联营、特色产业培育等举措,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2024年,河里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7.72万元。 做强特色产业、挖掘文化潜力、做好土地文章……合山市采取“两图三单五清”工作模式,推动驻村干部数字化绘制村情地图、产业地图,深入挖掘整合各村资源,实现“一村一策”精准帮扶。如整合土地资源,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并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帮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打造“村晚”“村舞”等“村字头”文化IP,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合山市还通过任务清单明确方向,严格考核标准,整改清单补齐短板,确保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改进,持续增强乡村发展活力,着力描绘产业兴、文化浓、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聚焦民生实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落地污水治理项目、修建排污沟渠、硬化道路、改造洗衣亭、绘制文化墙……驻村两年多来,李箫走访北泗镇文定村各屯,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推动整合资金254.9万元,补齐民生短板,让乡村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合山市驻村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整合资源,谋划项目,拓宽帮扶渠道,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驻村干部共整合各类资金409.65万元,实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91个,协调后盾单位引进资金超800万元,完成好事实事270多件,获得群众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合山市坚持以群众为主体、让群众唱主角,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设立“驻村工作队调解室”,并鼓励有条件的村屯成立老年人协会、开办公益课堂等,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