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以来,金秀首批本土种植的猪肚菌进入采收期并供应市场,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家族再添一名“实力新成员”。
 
 
 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猪肚菌。 在头排镇同扶村村民温山川的菌菇种植棚内,1.3万个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长柄漏斗状的猪肚菌立在菌棒上,深棕色菌杆支撑着浅褐色伞状菇朵,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猪肚菌。 猪肚菌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又被称为“笋菇”“猪肚菇”。经过分类、包装,当天,温山川的种植棚共有200斤猪肚菌发往周边乡(镇)。 “我之前在广东上班,2020年镇里组织我们到外地学习时,我接触到了猪肚菌这个产业,觉得很有前景,又适合金秀大瑶山的生态,就决定回来创业,种植猪肚菌。”温山川介绍。 据了解,猪肚菌在高温条件下出菇快,生长迅速,但不能在阳光直射下暴晒。在大棚高温、高湿、庇荫的条件下,猪肚菌平均种植15天后就会出菇,每次出菇可采摘15天。在温山川的精心照料下,今年8月试种的第一批猪肚菌实现单月稳定出菇3000斤。 “我们用豆粕、玉米粉、麦麸、花生麸来制作菌棒,纯天然养料能让种植和采摘的环境更加清洁,猪肚菌的品质也更好。” 温山川说。 目前市场上猪肚菌零售价格为每斤10-15元,经济效益较高,按照温山川种植的1.3万个菌棒算,总产量保守估算不低于32000公斤,年总产值在30万元以上。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温山川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采用立体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再打造一个本土绿色生态新产品品牌,把猪肚菌推广出去。” (黄珊珊 廖雨晨 吴裕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