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一方庭院 生财有道
作者:黄珊珊 廖雨晨 吴苑妮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12

青砖铺地、瓜果盈香、盆栽错落、流水潺潺……昔日杂乱荒芜的农家小院,如今变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网红打卡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方美丽庭院不仅成为主人家的“心头好”,还入选全国“十村百人千院”典型案例,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这一切,都得益于刘韦、余志敏夫妇敢想敢干,走出了一条“庭院美化”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

“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初秋时节微风送爽,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江燕村,刘韦、余志敏夫妇家一大早就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庭院中满是游客唱起《小白杨》时欢快的歌声。夫妇俩热情相迎,张罗着游客参观庭院、品尝特产,笑语盈盈中开启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我们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让大家看到家乡的好风景;2018年我们下定决心回来发展乡村旅游,从自家的小庭院开始,亲自设计图纸、施工,陆续花了八年多的时间将庭院逐渐改造成现在样子。” 谈及改造庭院初衷,刘韦、余志敏夫妇感慨道。

怀揣着发展乡村旅游的梦想,刘韦、余志敏率先对自家院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他们清理了杂物,合理规划功能区;利用老旧钟表、轮胎、斗笠、草帽等旧物件装饰创意墙;搭建了古朴的凉亭,庭内摆放着休闲桌椅;墙角一隅,种植了月季、太阳花、玫瑰茄等易于养护又观赏性强的花卉。精心打造下,一个充满田园野趣又整洁雅致的庭院焕发出迷人光彩。

院子变美了,一家人并没有止步于欣赏。刘韦和余志敏敏锐地察觉到电商网络的良机,将庭院作为“实景展厅”,制作瑶家鲊肉、瑶乡笋干、瑶家小锅米酒等土特产,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展示销售。美丽的庭院环境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订单纷至沓来。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刘韦和余志敏的庭院成为小型团建、亲子活动的理想场所,他们顺势推出了“庭院下午茶”和“农家私房菜”体验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收入渠道。

“目前我们正尝试着扩建,发展民宿产业,丰富本土康养和旅游体验的更多项目,让我们家的院子发挥更大的价值。”说起下一步计划,刘韦、余志敏夫妇信心满满。

刘韦、余志敏的成功实践,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带动周边十余户村民纷纷开始改造自家庭院,发展特色种养、民宿接待、电商直播等业态。昔日的普通村庄,整体风貌大幅提升,逐渐形成了以“庭院经济”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小集群。

“刘韦、余志敏夫妇的院子是‘美丽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的生动典范。下一步,江燕村将因势利导,通过统一规划、技术培训、品牌打造,引入客源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村民深挖庭院潜力,让方寸之地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江燕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砚翚说道。

小庭院做出了大文章。刘韦、余志敏的故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农家小院的“方寸之地”,同样能通过巧思与勤劳,绘就出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动人画卷。(黄珊珊 廖雨晨 吴苑妮 文/图)

 
 
编辑: 叶梦莹
 
 
 
 
 
陈刚:以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激活民营...
强师赋能筑根基 教育逐梦谱新篇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磅礴民族伟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