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解民忧 惠民生 暖民心

——武宣县2025年民政事业发展工作综述

作者:程宇瞰    来源:来宾网-武宣新闻    时间:2025-07-17

近年来,武宣县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基本民生保障、优化基本社会服务,彰显为民本色、擦亮利民底色、提升惠民成色,实现难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亮点,有力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武宣县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监测与救助手段正朝着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的方向迈进,相关制度设计愈发贴近民众的实际需求与心声。全县民政系统切实肩负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兜底保障重任,一项项贴心的民生政策、一条条务实的惠民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送达困难群众心田,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编织得更加紧密、更加牢固。

目前,武宣县共有城镇低保767户1844人、农村低保7773户20114人,城镇特困供养人员195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940人,临时救助252人次,累计发放困难救助资金5006.02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3680.65万元,城乡特困救助供养金1267.50万元,临时救助金57.87万元。为全县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共计389.45万元,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同时,认真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累计发放补贴415.28万元,惠及残疾人51894人次。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提高老年群体幸福感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牵动民心。近年来,武宣县不断强化制度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老龄工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将全县1院10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明确各中心辐射范围。县城区已建成城中、城西、仙湖、朝阳、城东、南河等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休息室、棋牌室等功能室,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超1600人次。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联合多部门推进政府购买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免费配备智能手表、紧急呼叫器等设备,提供100分钟免费通话及100G流量支持,并于每月开展设备巡检。同步提供助洁、助餐、助浴等个性化上门服务,累计完成服务2473次,服务时长4946个工时。同时,积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199.78万元,对全县10个乡镇的941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留守、空巢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婚丧嫁娶皆民生。近年来,武宣县民政系统积极提升民政领域相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秉持便民利民原则,不断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落实节假日婚姻登记服务工作,满足群众在特殊日子登记结婚的需求。同时,采取“微改服务”及优化措施,为病、瘫、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众提供上门办理登记服务,提升婚姻登记窗口的服务效能,树立民政便民服务良好形象。积极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理念,今年清明节,县民政局联合县文明办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新风尚,同时加强祭扫场所安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全县清明祭扫状况总体稳定,未出现群体性事件或不良反应事件。严格落实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制度,上半年变更登记3件,在册社会组织达143家。引导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养老助残等领域发挥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民政服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加强乡村地名文化保护和利用,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通过挖掘、整理乡村地名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武宣县民政工作者用心书写的温暖“民生答卷”。下一步,全县民政系统将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努力谱写武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 王瑶
 
 
 
 
 
解放思想 创新求变 全力推动经...
2025年全区清廉民企建设提质增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