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乡镇洛桥村,有这样一个人,她勤俭持家、热爱工作,孝敬公婆、关心孩子,与妯娌相处融洽,与同事团结合作,与邻里和谐相处;她既是村干部,也是“爱心妈妈”,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当好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她就是洛桥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朱旭英。 爱洒乡邻,守护“一老一小” “我是女性,也是一位母亲,能多帮一个是一个……”抱着这样的念头,朱旭英走进了14岁女孩小蕾的世界。小蕾自幼缺失母爱,长期缺乏照料,朱旭英得知情况后,主动来到家中给她梳洗头发,晚饭后领着她散步,了解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并耐心辅导作业。只要小蕾有需要,朱旭英都会及时赶到,用无条件的爱与陪伴为孩子编织一张温暖的守护网。 朱旭英不仅是小蕾的“爱心妈妈”,更是洛桥村18名留守儿童的守护者。每个周末,她都会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等着孩子们来“报到”。在她的周末计划表上,总有一项是属于洛桥村留守儿童的,或陪他们写作业,或一起做活动。面对困难家庭的青春期孩子,朱旭英总是多方争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用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终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朱旭英虽是“外来媳妇”,但对村里大小事务是出了名的“内行”,对村里的老人更是倾注满腔热情,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今年87岁的刁碧清,唯一的女儿已外嫁,她与侄子一同生活。近年来,老人因腿脚不便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朱旭英了解情况后,便与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老人洗澡更衣、洗衣做饭,事无巨细。每次朱旭英到来,老人总是拉着她的手,诉说着家长里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份温暖陪伴,点亮了老人孤独的晚年生活。 聚光成炬,搭建幸福“连心桥” 2017年4月,朱旭英组建了洛桥村第一支爱心志愿服务队,成员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2人。爱心志愿服务队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成为一支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优秀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共组织开展读书活动40余场次,吸引1000多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累计入户走访126次,惠及群众约1500人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平日里,“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还依托“家长学校”“大榕树下”等群众聚集场所,组织干部、教师、革命烈士后代及党员群众等力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用乡音传递“党声”,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旭英同志勤劳肯干,带领大家一起做好洛桥村关爱妇女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工作,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洛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钰文说,朱旭英把群众视为亲人,把妇女工作当成服务社会的窗口,以满腔巾帼情怀,践行乡村基层妇女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大家幸福的笑容,一切都值得。”朱旭英坦言,未来将继续与志愿者一同为洛桥村的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爱心之光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