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武宣县思灵镇积极探索创新,推出“有呼必应”工作法,依托24小时热线电话、人大代表和党员代表平台、镇村屯三级网格人员平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24小时热线电话:诉求响应“不打烊” 在思灵镇,一块块写着“有呼必应 5415047”字样的公益广告牌遍布全镇几个主要路口,确保群众广泛知晓。这是该镇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该热线24小时畅通,无论是邻里纠纷、生活难题、政策咨询还是突发状况,都有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认真记录每一个来电,第一时间分类转办,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今年春节期间,思灵镇马山村寺村屯一位群众来电反映称,家附近的垃圾桶出现破损,导致垃圾堆积,请求处理。热线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公益岗人员,当天便清理完毕。自2023年初开通以来,“有呼必应”热线电话共接到群众诉求133件,已解决群众诉求118件,解决事项满意度达100%。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彰显了服务热线的高效与贴心,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服务保障和反映机制,才让群众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拨打镇政府的热线电话,并得到实际的解决。 人大代表和党员代表平台:倾听民声“零距离” 思灵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建立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开展人大代表联络活动,设立人大代表接待日,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座谈、深入村屯倾听群众诉求。同时,党员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收集社情民意。人大代表和党员代表们将收集到的问题梳理成建议、议案,推动问题解决。例如,思灵镇街口通往马山村方向的路口安装了交通提示语言设备,夜间播报声过大,严重影响附近村民休息。有村民通过人大代表平台反映了这一情况,该镇相关部门立即协调解决。2024年,思灵镇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平台,共收集到意见29条,办结27条。 服务的渠道并没有因为过去的成绩而停止,机制的运行时刻保持通畅。今年2月17日,镇人大代表何彩燕途径思灵镇烈士陵园所在的三岔路口时,发现一处广告牌遮挡行车视线,影响行车安全,随即将情况反馈至镇人大代表工作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镇政府迅速组织人员于次日拆除该处广告牌,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镇村屯三级网格人员平台:精准服务“全覆盖” 思灵镇构建镇、村、屯三级网格,将全镇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专门的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大多由熟悉当地情况的骨干担任,他们对网格内的人口、房屋、企业等信息了如指掌,通过日常走访、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保障群众生活的坚实力量。今年2月10日,思劳村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处村道路面坑洼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他第一时间上报情况,镇政府立即组织人员施工,当天完成路面平整,有效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充分体现了镇村屯三级网格人员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下一步,思灵镇将持续优化“有呼必应”工作法,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