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工作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今年以来,忻城县水利局聚焦民生保障与生态发展,在排涝工程建设、农业智能灌溉、河道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利根基。 排涝工程高效推进 “以前每逢雨季农作物都被淹,现在隧道打通了,村民就不用担心农作物被水淹了。”对于村里的排涝隧洞工程投入使用以及村里发生的变化,大塘镇六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吴金桂感慨道。 六安村排涝隧洞应急工程作为重点民生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1141.62万元,新建隧洞总长628米,工程于今年2月6日顺利复工。在各方努力下,项目于5月27日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由排涝明渠、排涝管道、排涝隧洞等分项工程组成。其中,明渠内水流经排水管道汇入隧洞,水流经隧洞依次通过隧洞出口、新建明渠衬砌段,最终接入现状落水洞,并从现有排涝沟排出。 据了解,六安村六一、六二屯因地势低洼,每逢雨季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如今,随着排涝隧洞工程完工,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根治,有效消除六安村存在的内涝风险,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智能灌溉引领变革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忻城县水利局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重要举措来抓,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果遂镇糖料蔗片区水肥一体化项目作为全县首个智能化水利项目,具有开创性意义。项目于今年5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周期6个月。“项目引用共享智能计量系统,将在区域设置246套共享取水桩,实现水资源精准计量与科学分配,有效避免传统灌溉方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忻城县水利局副局长樊振江介绍,目前该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 糖料蔗产业是忻城县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糖料蔗水肥一体化作为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可精准控水控肥,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糖料蔗产量与品质,为蔗农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助推忻城甘蔗产业发展。 河道治理精准发力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也是生态文明的载体。忻城县水利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履行好河道治理职责,全力推进建设幸福河流。 都乐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于2024年11月获自治区水利厅下达初步设计批复,批复总金额为3742.25万元,今年3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城关镇和马泗乡,治理河道总长度达18.62公里,其中新建护岸19.26公里,城关镇河段治理长度为11.9公里,马泗乡河段治理长度为6.72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河道两岸的防冲能力,有效保护两岸农田。 从排涝工程到智能灌溉,再到河道治理,这一切变化,是忻城县水利局紧扣民生实际、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扎实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