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广西华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方毅到市三江口新区、市工业园区调研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金山新风拂 改俗暖乡野
作者:张岑东 兰海苹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10-22

“乡亲们搭把手,花钱少了,担子也轻很多!”近日,忻城县大塘镇金山村上屯罗大哥为母亲操办丧事,不请道公、不扰乡邻,邻里乡亲齐心帮衬,次日便顺利出殡。这场简约却暖心的省心丧宴,正是金山村红白事风气变革的鲜活注脚。近年来,该村积极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以“互助、定规、积分”为密钥,破解旧俗难题,让红白事“简办不减情”,文明治理的馨香洒满乡野。

互助共享 减负暖心

“以前办宴席,找人帮忙难、租餐具贵,光人工费就愁得睡不着!现在有了互助队和共享食堂,真是省了不少事!”北建屯屯长罗万华谈及变化,脸上满是笑意。村里的“邻里互助队”,是村民自发组建的“暖心帮工队”,每逢红白事,采买食材、掌勺做饭、清扫场地,大伙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屯中心的共享食堂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彻底告别“东家借桌、西家挪碗”的窘迫。

今年6月,凤山屯的村民围坐在大榕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定下村规:“礼金上限150元,宴席最多25桌,丧期缩短至2天”“不搭灵棚、不吹高音喇叭”。曾经繁琐的婚嫁宴席,如今最多摆5桌,不少家庭只宴请至亲,高额彩礼、盲目攀比的旧俗,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消散。据该村红白理事会统计,这套“互助+共享”模式已成功操办30余场宴席,费用大幅降低,节省开支约40万元。

共议共督 规约入心

“定下的规矩是大伙一起商量定的,哪能不遵守?”该村党总支部书记蒙秀团一语道出关键——把调整的决定权真正交给村民。村委会定期召开议事会,村民围坐在一起,畅聊“丧事如何简化、婚礼怎样省钱”,共同敲定的规矩,没人不认可、没人不遵守。

以往一场丧事需要3至4天,花费2万到3万元,如今在党员干部、村“两委”、乡贤能人的带头示范和红白理事会的耐心劝导下,越来越多村民摒弃陈规旧俗。村民办丧事,不再外请帮工、不请道公,邻里齐心协力搭把手,1到2天就能顺利办完。为防止规矩“挂墙上、落不了地”,村里特意挑选老党员、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监督小组。今年初,有户村民计划办30桌婚宴,监督员老陈找上门耐心劝说:“村规明确最多25桌,你要是超了,别家看在眼里,以后规矩可就难守了!”户主听后当即调整,主动减到20桌:“大家都守规矩,我可不能搞特殊,坏了村里的好风气。”

积分激励 文明成风

“帮着办红白事能挣积分,攒够了还能换洗衣粉、食用油,既帮了邻居,自己又得实惠,这好事谁不乐意干!”村民韦大姐攥着积分卡,笑得合不拢嘴。金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积分换物”机制,只要参与邻里互助、遵守村规民约,就能累计积分,积分达标后可兑换生活用品。

这小小的文明积分,如同激活乡村文明的催化剂,让村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村里的环境也随之焕新:每月1日、15日,全村人齐动手大扫除;春节前,各屯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平日里,保洁员坚守岗位,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不仅如此,邻里间的情谊更浓了,谁家有难处,大伙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目前,金山村的改俗经验已推广至大塘镇5个村,全镇红白事支出平均下降45%。从罗大哥感叹“担子轻了”,到村民主动“不搞特殊”,再到韦大姐收获“实惠”,金山村用实际行动证明:移风易俗从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浸润人心的暖心事。如今,互助的春风吹遍乡野,文明的故事传遍屯落,一幅充满温度的乡村文明治理新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编辑: 罗润秋
 
 
 
 
 
我市农机化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石山·青山·金山: 农民镜头里的生...
赛事点燃文旅引擎 山水踏出融合新路...
“蔗”里石榴红 共筑团结梦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