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广西华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方毅到市三江口新区、市工业园区调研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石山·青山·金山: 农民镜头里的生态巨变
作者:刘维 谢仁凤 莫敦傢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10-21

“这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老K站在自家客厅里,指着一幅挂在墙上装裱好的照片,语气激动。

老K,本名蓝文荣,今年83岁,在忻城县北更乡生活了一辈子。从种地的农民到家乡“宣传员”,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更乡这片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就是他照片里最大的主角。

2010年,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让老K的家乡陷入一片汪洋。那天,他冒雨冲上山顶,用一台老相机,颤抖着按下快门,记录下洪水肆虐家园的画面。此时,他想起村里老人常念叨的话:“山上没了树,洪水挡不住。”

在老K的童年记忆里,村里只有少量贫瘠的地,光秃秃的山和零星的瓦房。在他60岁那年,乡里开始快速发展,一幢幢楼房在山脚下拔地而起,此时,大石山里也出现了采石作业的痕迹。

山上乱砍滥伐,山中爆破声声,山下垃圾遍地……这幅令人痛心的画面,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常态。

2005年,老K到山顶采风。镜头里,只剩一片赤裸的石山。他按下快门的手,最终无力下垂,不忍拍摄。

那一刻,老K内心绝望。他说,“看着大山变成这样,心里难过。”

后来,老K只能将镜头对准在大山里生活的人。渐渐的,他发现,人们对大山生态的渴望,正在日益增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春风吹到大石山时,北更乡被列为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随后,这里启动了“点石成金”工程,推广耐旱的“任豆+竹子”“任豆+桑树”“金银花纯林”等混交造林模式。

然而,过程并不顺利。“在石头缝里种树?不是瞎折腾吗!”“种了也活不成!”质疑声此起彼伏。

没办法,乡干部只能耐心讲解,跟大家算起“长远账”。最终,村民们转变观念,齐心协力在石缝中种下了绿色希望。

如今,北更乡的万亩金银花产业,已打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年产值超1600万元。小小的金银花,不仅让大石山披上了绿装,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花”。

2017年,北更乡举办第一届金银花节。老K挤在人群中,兴奋地按着相机快门,捕捉到很多精彩的画面。

“谁能想到,‘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地方,现在竟成了热门‘打卡’地。”老K笑着说。

2021年,老K组建了一支农民摄影队,成员都是山里的农民。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至几十人的规模,他们用镜头对准家乡的绿水青山,这些作品“走”出大山后,在各类摄影赛事中获奖。

农民摄影队成员采风中。

今年,秋分刚过,83岁的老K邀上63岁的邱佳林和60岁的蓝文武等摄友,到山上采风。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行驶了十分钟,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坡映入眼帘。半山腰的大树下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北更乡农民摄影基地”。

车刚停稳,老K就讲起这块牌子的来历:“那场洪水过后,他一直想着要为乡里做点事。现在,终于立起了这块牌子,提醒所有上山的人,要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

“那边,以前就是个采石场,整座山都秃了。”这时,邱佳林忽然举起相机,对准眼前涌动的绿浪,“咔嚓”一声,“现在树都长回来了,随便一个角度,都是美景。”

一旁的老K轻轻擦拭着相机镜头,接过话:“我梦里的家乡,就是现在这样——山清、水秀、景美。”话音未落,一阵阵山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

2023年,忻城县这片“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据显示,忻城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提升至67.22%,石漠化面积减少500余平方公里。

站在青山绿水间,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立下誓言:“只要我们还走得动,这相机就不会放下。”

他们要用镜头,给后人留下家乡最美的样子。

 
 
编辑: 叶梦莹
 
 
 
 
 
石山·青山·金山: 农民镜头里的生...
赛事点燃文旅引擎 山水踏出融合新路...
“蔗”里石榴红 共筑团结梦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AI国际课堂”架起来宾非遗出海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