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教师节快乐
作者:玉荣兰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10

九月金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临了。

这是我的第26个教师节。此刻,坐在电脑桌前,我思绪万千,我想起了我的恩师,想起他们教给我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的小学班主任是卢世皎老师,他是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师。他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实在,“行得正,就会走得稳”。卢世皎老师的引导,为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的中学班主任是潘秀清老师。潘老师做事雷厉风行,性格直爽,眼里揉不进沙子。每天,他常常是第一个走进教室的人,督促我们开启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我的中师班主任是卢芝兰老师,她个子娇小,说话温柔,对待学生很体贴。在她的身上,我常常看到“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这些恩师们,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塑造了我,让我懂得了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德、品味的大先生。

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从教经历:1999年,我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大湾乡的凌仑小学。当时的校舍还是破破烂烂的砖瓦房,我住的宿舍是由一间闲置多年的教室隔成几间,屋顶有些破漏,下雨时屋漏如筛,雨声嘀嗒,盆罐齐上阵仍接不住。晚上,屋梁上老鼠横行,扰得人半夜不能入睡。最要命的是当时村子里没有水,饮用水得用自行车到另一个村子运回来。也许是年轻气盛,当时如此艰苦的环境,我竟然气定神闲地待了15年。我不仅爱着我的学生,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爱人、去助人。在这15年里,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每个学期家访。当时我所任教的小学覆盖6个自然村屯,每个村屯距离都比较远,且路难行。特别是在夏季,山路两侧的甘蔗长得比人高,密不透风。我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每次走在山路上总是提心吊胆,有时野鸡野鸟“嗖”的一声从甘蔗这头飞到那头,吓得我几乎昏倒。家访的这些年里,我不知道写满了多少本子,磨破了多少双鞋子,也不知道削了多少根棍子用来防狗……

在我从教的26年里,小小的教室,就是我大大的舞台,我的梦想在这里起航,我盼望着鲜花满园,盼望着桃李芬芳!从最简单的一笔一画,我教会了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名字,教会了他们遣词造句,教会了他们用笔墨书写心灵,教会了他们征服一个又一个学习困难,以及明辨是非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小小的粉笔就是我的双手,我用它描绘着心中的蓝图。上课的铃声就是我征程上的冲锋号角,号角一响起,我就精神抖擞地走进班级。我会为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感到高兴,也会为学困生感到焦虑。在我的心中,孩子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或许有些人本不是花儿,而是那参天的大树,终有一天,他们会顶天立地。我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个孩子,不管结果如何,付出了就无怨无悔。

在我26年的教育道路上,我发现我与恩师们走得越来越近,有时我竟分不清他们是谁,我又是谁。或许他们就是我,又或许我就是他们。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自己及自己的恩师和全天下的教师们说声:“老师们,节日快乐!”

 
 
编辑: 刘新勇
 
 
 
 
 
强师赋能筑根基 教育逐梦谱新篇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磅礴民族伟力...
来宾市贸促会签发首份原产地证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