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锁被破坏。

维修人员正在修车。

车座、车身及车锁被烧坏。
近年来,共享单车被称为“照妖镜”,“镜子”考验国民素质的话题倍受关注。今年1月14日,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进驻我市,市民也用上了共享单车。然而共享单车在我市能否走得长远也成为市民关注的一个话题。3月29日,记者对我市共享单车使用发展趋势进行走访。
观察一:
共享单车很“受伤”
记者首先从共享单车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开展走访。在哈罗单车的一个车辆定点投放地——裕达新天地广场,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对车辆扫码进行骑行。经常骑行共享单车的市民表示,自己比较爱惜共享单车,身边也没有发现车辆被人为破坏的情况。
记者联系到了哈罗单车仓库负责人潘家仁,一方面向其核实车辆的损坏情况,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共享单车回收管理的相关信息。
位于市区大桥路附近的哈罗单车回收仓库面积约有200平方米,里面摆满了共享单车。仓库负责人潘家仁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破损的共享单车。据悉,回收仓库主要作用是回收闲置车辆以及故障车辆,目前滞留在仓库内的300辆车都是故障车,车辆通过修理整顿好后将再次投放市场。
潘家仁说,每天收回的单车基本有30辆是被人为破坏的。破坏率大概占到90%,损坏部位集中在车锁。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堆被破坏的车锁,有火烧的,刀子划的,油漆涂的……每一辆单车都像一个受了伤的人在角落里哭泣。电子锁被砸的现象占据维修车辆总数的70%,而车锁遭受破坏的单车很多是在长梅路及一些城中村。在单车回收过程中,回收组工作人员发现,在一些中小学校找到了车锁被破坏的共享单车。目前,哈罗公司与学校一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呼吁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从小要爱护公共设施。
潘家仁还介绍,当前我市报障、失联的共享单车共计1000辆左右,哈罗公司已经加派人手对这些车辆进行回收修理,至今回收500辆,维修费用已达10万元。为了应对每天单车的维修量,保证车辆维修效率,哈罗公司将原来的仓库维修人员从2名增加至5名。
观察二:
各种酷骑存隐患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使用共享单车,也出现千奇百怪的骑行方式。在市区,记者看到,一名小孩坐在共享单车前置物品篮上,两脚耷拉在篮子外随意摆动。一名男子就这样载着小孩在道路上疾驰,全然不顾及孩子和自身的安全。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市区范围内这样的行为并不少见。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不设后座椅,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车辆承重,降低操作难度,确保骑行安全,同时也是保证车辆使用寿命的一种设计。市民这种不正确的操作,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公共资源的破坏。
由于共享单车损毁比例较大,为能够确保市民正常用车,保证没有故障车辆滞留市区,哈罗公司目前已采取了相关措施,根据共享车辆损毁数据控制新车的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