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我市国家公职人员献血月启动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不同的血型,同样的关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热血传递爱心,用爱心架起生命之桥,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无偿献血者。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来宾市中心血站于2005年6月开站成立,13年来,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以及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成绩斐然,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2005年开展采供血工作,市中心血站就保持所采集血液及临床用血均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的“双百”目标。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开站第二年起,我市连续六届(十二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这一殊荣在广西采供机构中是独一无二的,标志着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2006年采血量2.6吨,到2017年超过5.6吨,年平均增长11.5%,10年时间采血量翻一番。全市17余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采集血液超过60余吨,救治全市危重病人30余万名……这些数字背后,一颗颗火热的爱心被点燃,一个个宝贵的生命被拯救。
自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我市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身体力行,积极带头献血,被市民传为佳话。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率先垂范,每年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每年有近千名医务人员献出热血。市中心血站工作者做好表率,体检合格的同志参加献血的达100%。截至目前,市中心血站共有800人次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6万毫升,献血量1000毫升以上有35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22人。其中,市中心血站站长雷炜共献血9400毫升,献血服务科主任潘应展献血11000毫升,都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覃国际献血达180次,献血量近6万毫升,连续五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当前,2018年来宾市国家公职人员献血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9月底,已有近600人成功献血。
目前,青年文明号、部队官兵、武警战士、高校学生等人群已成为我市无偿献血的生力军,每年都有几百人投身到无偿献血的行列,成为来宾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以青年文明号为例,每年3月、9月是来宾青年文明号无偿献血活动月,自2017年9月13日开展首届来宾青年文明号集中献血活动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场无偿献血活动。截至2018年9月,共有300多人参加活动,286人次成功献血,献血量87100毫升,在全市作了表率。
除上述人群外,广大市民群众也纷纷加入无偿献血行列。每年“血站开放日”活动,市中心血站都邀请学校师生、献血者代表、媒体代表、群众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参加,让他们深入、直观地了解采供血工作流程和无偿献血各项政策法规,保障市民和献血者的知情权,增进社会对血站的信任。同时利用多种方式灵活宣传,通过不同载体带动,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献血宣传招募活动。如利用情人节、妇女节、学习雷锋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世界献血者日、中秋节等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无偿献血宣传氛围。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无偿献血者共计2003人次,其中获得金奖111人次,银奖407人次,铜奖1485人次。全市献血呈良好均衡发展态势。
前不久,我市第二个献血屋——桂中爱心献血屋正式启用,这也标志着我市的无偿献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尽管如此,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依旧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努力探索无偿献血工作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市中心血站软件、硬件综合实力,推动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