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草莓等待品尝。
浪漫油纸伞沿村道装饰,风车迎风转动,百余亩草莓园开园迎游客……元旦当天,武宣县武宣镇2019年产业扶贫暨首届草莓采摘乡村游在该镇大禄村委码头村欢乐开幕,吸引数千名游客前往游玩。
红艳艳的草莓引客来
“三二一,开始!”1月1日上午,喜庆的开场舞结束后,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码头村文化广场的舞台上6人一字排开,开始比赛吃草莓。只见他们将草莓一口一个往嘴里塞,比拼的不是味道而是速度。有的吃得太急,草莓汁涂了一嘴巴;有的担心自己落后,不时偷瞄其他人的进度。
“时间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就不用剥叶子啦,先塞到嘴里再说吧。”台上的人争分夺秒吃草莓,主持人则在一旁打趣,“爱吃草莓的朋友今天可以吃个够,选手们估计都吃不出草莓是什么味道了。”
仅仅一分钟,就有人举手示意自己第一个吃完盘中的草莓,数秒后,第二个、第三个人先后举手。三组人先后上台PK,最后决出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得3斤、2斤、1斤草莓。
台上PK吃草莓,台下观众看得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不仅吃了个痛快,还收获了2斤草莓,好吃又好玩。”参加比赛的何女士笑道。
除了吃草莓比赛外,蒙眼捉土鸭、蒙眼捉猪仔活动也吸引众多群众报名参加,活动现场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场景。当然,最开心的要数满载而归的人,他们高举起手中的战利品,丝毫不在意满身泥土。
此外,当天还有草莓亲子采摘、千人放风筝等活动,丰富多彩。
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游
据介绍,此次活动主题为“仙城暖冬乡村游·壮乡码头草莓情”,不仅营造了新年欢乐氛围,喜迎草莓丰收,还借此宣传特色文化旅游。
码头村种植的草莓以品质、技术等优势远近闻名。“去年草莓采摘获得10万元收入,今年预计也有10万元。”码头村村民陈少良介绍,他家种了3.5亩草莓,每年草莓成熟时,都有很多游客来游玩、采摘,春节期间,不少村民的草莓园更是日入万元。目前全村共种植160多亩草莓,村民收入可观。
据了解,码头村具有悠久的码头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美丽的江河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先后获得“自治区生态乡村示范村”“自治区绿色村屯”“广西4星级乡村旅游区”“自治区文明村”“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依托这些优势,武宣镇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把码头村定位为“码头文化的遗址、特色农业的样板、生态旅游的胜地”,打造为集乡村风景观光、生态农业体验、休闲娱乐美食、农家旅馆服务、乡村特产乐购于一体的魅力乡村旅游区。
经过数年发展,码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乡村,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常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在码头村,游客可环村骑行赏花,体验趣味农事,享受醉人美景,还可以到生态农庄自由烧烤,是短途游的一个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