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为老人检查外耳道情况。

市民通过展板信息了解救助制度。
“阿伯,你耳朵里有不少耳垢,有时间去医院请医生帮你清理一下,不然有可能导致您听力受损。”3月3日上午,市残联在迎宾广场组织开展第20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医护人员认真地向市民普及听力健康知识。
据悉,今年全国“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手持棉签和电耳镜,蹲下身子,为排队等候检查的老年人检查外耳道,遇到听力不好的老人,便凑近稍大声地叮嘱注意事项。“最近有点耳鸣,过来让医生看看。”86岁的张宏康告诉医护人员,自己从小听力就已严重受损,现在只能借助助听器与人交流,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后,根据老人的情况给出了保养建议。在另一旁,不少抱着孩子的家长也加入现场讨论,学习婴幼儿听力保护常识。
“按照不同年龄段的研究数据来看,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听力健康隐患高发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因长时间佩戴耳机或处于噪音较大的环境里,容易使耳蜗受损,造成不可挽回的听力损伤。”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医生梁秀丽表示,目前全民爱耳护耳意识还有待加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切实提升市民对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方面的重视。
当天,除了开展外耳道检查、爱耳常识普及和义诊外,残疾儿童救助制度宣传也是活动重点。
据了解,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并在救助年龄限制、次数限制等方面均有所放宽,将惠及更多的残疾患儿。
据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李旻介绍,依据自治区有关实施方案的规定,目前该中心可接收进行康复训练的听力残疾儿童年龄从0~6岁放宽到0~17岁,有康复需求的听障残疾儿童家庭可在与当地残联申请并通过之后,到该中心接受有效的康复训练。“这些条件的放宽为更多残疾儿童带来了福音,在方案出台后,我们中心为适应更艰巨的康复训练任务,不仅在教学教材用具、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学习提升,还对语训部、启智部进行课改,组织家长参与到日程课程教育中去,力争将康复训练成果做出实效。”李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