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向消费者讲授识假辨假技巧。
扫描“来宾壹报”二维码,观看活动直播视频。
假冒伪劣洗发水有明显的刺鼻气味、真酒防伪标志码后有像人民币一样的水印、假烟外包装上可以看出不少漏洞……3月14日,来宾市2019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政和路步行街举行,来自市消委会成员单位、企业个体户代表用身经百战的火眼金睛,传授市民破解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技巧,宣传消费维权途径和注意事项,提高市民的维权意识。
“正品洗洁精的电子喷码喷在瓶身,而仿冒洗洁精电子喷码则直接打在标签上,十分隐蔽。”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廖茁为消费者仔细讲解真伪产品的细微差别,通过瓶身颜色、硬度以及液体的粘稠程度传授打假“秘笈”。
市市场监督执法人员覃斌拿起展示台上的几瓶假药,向消费者介绍假药的辨别技巧:“粗略辨别药品从批准文号、药品外包装和内包装三方面来看,消费者切记要从正规合法的渠道购买,切不可贪图小便宜,服食假药轻则呕吐不适、延误病情,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活动现场,推着婴儿车的市民关心婴幼儿奶粉的真假辨别窍门,“烟民”们则驻足在烟草专卖局的展位前打听,大家都在争取难得的机会学习打假技巧。“以前买到假的洗发水觉得没多少钱也就没有意识到可以投诉举报,现在有了辩假能力,再遇到这类事情,我一定要依法保障自己的权益。”市民陈先生说。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如涛表示,举办“识假辨假”活动旨在推动我市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