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武宣县东乡镇镇长,在脱贫攻坚战拉开序幕之时,他毅然接受组织的任命,从东乡镇长调任县扶贫办主任,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战场。
仅3个月时间,他便踏遍武宣县142个行政村。同时,创下信息工作“武宣模式”,确保扶贫不漏掉一个贫困人口。4年来,武宣县共脱贫5773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4.46%降至0.27%。
他就是武宣县扶贫办主任赵元胜。
扶贫路上的“排头兵”
“‘赵扶贫’来了,我们正准备去找您呢,有些问题需要咨询您。”武宣县东乡镇风沿村党支部书记陈绍斌笑着跟赵元胜打招呼。12月12日,全县扶贫成效考核刚结束,赵元胜便驱车前往东乡镇风沿村,了解武宣县上龙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情况,之后又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增收情况。
“‘赵扶贫’经常来宣传扶贫政策和指导发展产业。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今年养的蛇全部卖了,很快就能脱贫。”东乡镇风沿村贫困户巫贵林说,赵元胜常常到村里指导脱贫攻坚,大家都叫他“赵扶贫”。
“作为主任要掌握一线情况,当好扶贫工作‘排头兵’督促指导工作,合理安排和协调全县脱贫攻坚。因此,必须做到帮扶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赵元胜说,2016年4月到任后,他大半年都是下乡指导和协调部门工作,1个月就走遍全县45个贫困村,3个月走遍全县142个行政村。
实地走访不仅让他了解到贫困村发展短板、贫困户致贫原因,也为他创新推进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和“效益关”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因地因户因村施策,严格按照《武宣县限额内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实行定点采购管理实施意见》《武宣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前期中介服务机构库管理办法》精准安排项目,项目工期从前期设计、预算到施工招投标等环节缩短60天以上。
运筹帷幄的“好将领”
“扶贫工作涉及各行各业,赵主任就像一名运筹帷幄的‘好将领’,总是忙着指导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并对各项业务都很熟悉。”武宣县扶贫办副主任覃玉兰坦言。
“不好意思,县领导找我有些事,你们先等一下好吗?”“不好意思,我先接个电话。”“不好意思,我再接个电话。”……三四个小时的采访,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赵扶贫”的忙碌。
为统筹协调好20个扶贫指挥部工作,赵元胜勤于学习研究政策文件,熟悉扶贫业务,随时指导解答扶贫问题。同时,他代表扶贫办每月向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汇报工作,多次牵头组织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协调解决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此外,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协调人社、住建、医疗、教育、残联等部门,将建档立卡户扶贫信息与行业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核查,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扶贫成果真实。4年来,武宣县脱贫5773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4.46%降至0.27%。
攻坚克难的“领头雁”
“也曾想过放弃,怕自己担不起这个重任。但是,既然组织信任,我就不能辜负重托,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赵元胜坦言,2018年1月,国家省际交叉核验组对武宣县2017年扶贫工作成效进行核验,发现武宣县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存在贫困户信息不精准、逻辑错误较多等问题,这给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他迅速组织开展全县农户信息釆集工作,确保扶贫不漏掉一个贫困人口。同时,组织多部门联合推进数据核实清洗,抓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信息清洗和录入工作,创下信息工作“武宣模式”,2018年全县扶贫信息工作、信息质量获自治区、来宾市一致好评,有效助推武宣县于当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武宣县还有324户1032人没有脱贫。作为扶贫办主任,我将带领未脱贫的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赵元胜信心满满地说,他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完成组织交予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