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铺大门紧闭。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黄女士爆料称,市区一美容美发机构老板疑似“跑路”,店铺关门,而她在该店办理的充值卡里还有一万元左右的余额,令她又急又愁。
“上个星期我就听朋友说,这家美容美发机构倒闭了,刚开始我还不相信,后来到店门口看到写有‘因店内原因暂不营业’的公告。”12月27日,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该机构在民乐路和百悦商业广场各有一家门店,目前都已关门,但黄女士等广大消费者均未提前收到店铺关闭的通知。“这是一家连锁机构,在柳州、河池等地都有店铺,在来宾开了近10年,我也是老客户,所以在卡里充了很多钱,现在真的很后悔。”黄女士说,她已与其他消费者到有关部门反映此事。
当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民乐路的该机构门店发现,门口已经上锁,有几个人站在一旁,经记者询问了解到,他们都是来等着发工资的员工。“马上就过年了,我们60名员工还没有结工资呢。”员工陈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听说有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老板,并没有在意,但到发工资的日子老板没有出现,紧接着房东来催交房租,他们才惊觉异样。“我们马上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软件调查,发现公司于12月初就被注销,但12月下旬店里还在正常营业,就连我们员工都不知道这件事。”陈女士说。
一家正常经营了10年的“老店”为何悄然关门?记者根据黄女士提供的电话,联系到该机构的老板蒋先生。在电话中,蒋先生明确向记者说明:“首先我不是老板,只是被他们当作法人,其实我也是受害者;第二,因为我在河池开店装修的款项被周某挪用,我想问他要回来,但他说近期没钱,并用‘停止营业来宾店’来要挟我,导致我现在不敢正常营业。”
据了解,该机构注册法人就是蒋先生,而周某是该门店原来的老板,已于2018年将店铺转让给蒋先生,周某则作为员工继续留在店内工作。蒋先生表示,他愿意与周某当面对质,明确款项所属,尽早给员工和顾客一个交代。
随后,记者从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北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截至目前,该所接到此事投诉17人,涉及金额5万多元。
如今,预存型消费卡成为许多商家吸引客流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存在很多消费陷阱。最常遇到的问题有,服务质量下降退卡退钱困难、折扣优惠缩水、后续服务遇到霸王条款;更严重的是店铺关门停业,消费者退款无门;甚至有部分商家把预存消费当作一种诈骗手段。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对预存型消费进行有效监管。
面对此情况,消费者该如何做?记者咨询了广西天际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猛,他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存消费卡时,对经营商家要慎重选择,多留心眼,充值金额不宜过多,要和商家签署书面协议,遇到消费权益受侵害时,要保留好证据,以便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