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正在车间熨烫衣服。
近年来,我市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承接东部轻工业转移,推动发展轻工业振兴发展,成绩斐然。据悉,2020年1-11月,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轻工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产值9.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7.1%。
忆往昔 筑“金窝”引“金凤”
“安全工器具、开关柜等要按时做好定期试验,否则会影响正常用电。”2020年12月21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来宾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甘创文与同事一道,主动走访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内用电企业,为企业更换老化的漏电开关,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这是众多用电企业自2011年入驻园区以来,享受到的各项福利之一。
遥想十年前,来宾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30日印发《来宾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从2010年初至2011年5月底,全市新建、扩建标准厂房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完成50万平方米。
这些过去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现在已一一照进现实。
如今,这些严格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及行业要求进行统一设计、集中建设,基础设施达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排污、场地平整)”的“金窝”,被陆续出租或出让给企业从事工业生产经营,引来全国各地的“金凤”。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11月,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0%。目前,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轻工产业存量企业6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9家;另外,园内在建轻工业企业项目共有9个,在谈项目4个,园区日益成为各方有志之士的创业创新热土。
看当下 借“金融”下“金蛋”
在市工业园区,广西来宾市摩呈服饰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只“金凤”。
为响应来宾市招商引资的号召,2018年,已在广东省中山市创建3家服装厂的丁举声决定返乡创业,成立广西来宾市摩呈服饰有限公司。同年,该公司正式入驻园区并投产,2019年,公司年产值超2000万元。
2020年12月9日,记者走进广西来宾市摩呈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车间,看见工人们正通过裁剪、缝制、整烫等工艺,将一匹匹布料变成新颖时尚的服装产品。
同样,在市工业园区一角,还有一家在2019年4月加入标准厂房轻工产业集群“俱乐部”的新朋友——来宾成信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李宁集团旗下李宁体育(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成信集团香港母公司利嘉丰有限公司分别出资、共同成立,计划年生产2000万双李宁品牌鞋,年产值约6亿元,分二期建设。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白洪峰介绍,目前,公司月销售额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
展未来 依优势拓产业
“轻工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来源。”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轻工产业集群指挥部部长阮仲锋介绍,多年来,园区以标准厂房为载体,实施“腾笼换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服装制鞋、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生活用品、汽车零部件五大轻工产业。
按照园区发展规划,2020-2022年将重点依托以上5大优势产业,深入进行延链补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电暖器、风扇等小家电产品;食品加工产业承接柳州螺蛳粉上下游产业,发展功能糖产品,打造特色食品加工基地;服装制鞋产业重点推动来宾成信、摩呈服饰等服装制鞋公司的发展;医疗器械生活用品产业重点推动德福莱医用口罩、圭顿额温枪等医疗物资产业发展,打造广西防疫卫生物资重要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天球电器、双飞线束等汽车零部件生产。
站在当下看未来,2021年,预计园区可实现产值15亿元,轻工产业将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挑起“重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