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儿童车厢”并非治本良方
作者:张玉胜    来源:来宾网-来宾晚刊    时间:2022-08-23

为防止女性乘客被骚扰,媒体曾呼吁高铁设“女性车厢”,其用意显然是出于“保护”;如今又有人建议设“儿童车厢”,理由是要规避熊孩子“吵闹”。透视此建议背后的动因,不是“爱”而是“烦”。“请勿打扰”的本意可以理解,但“强制隔离”的做法让人难以恭维。治理儿童乘车吵闹问题,不应太过生硬,还需务实慎重,宜疏不宜堵。

活泼吵闹是婴幼儿的天性,尤其是受高铁车厢封闭空间和固定座位的拘束,难免产生心理不适和情绪反感,引起喧嚣、吵闹。这应该得到同车乘客的理解与宽容。不过,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也不应仗着孩子年幼无知,罔顾车厢旅客的劝说制止。孩子吵闹打扰到他人,家长有责任教育、安抚和管理好孩子,并适时道歉。

现实中,携家带口出行的情况不可避免,有大局观念和公德素养的父母,会对孩子可能发生的哭闹有所“防备”。比如,上海一对夫妇带1岁幼儿坐飞机旅游,给同舱乘客准备了一份贴心小礼物——耳塞、小糖果,以及一张以孩子名义请求“包容”的小卡片。由此透视出家长的责任担当,值得点赞与参考。

网友建议设“儿童车厢”,出发点是要保障车厢“静音”,这无可厚非。但静音管束不能只针对“熊孩子”,高声打电话、外放听音乐、看电视的旅客也应在管理之列。退一步说,即使要设“儿童车厢”,是否要将不吵闹的孩子与爱吵闹的“熊孩子”区别开来?增设“儿童车厢”,显然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以偏概全。

也许,以当代技术手段增设“儿童车厢”并非难事,但现实中的操作性无疑困难重重:儿童是个泛化概念,几岁的孩子该进“儿童车厢”?儿童缺乏独立性,“儿童车厢”要不要监护人跟随?祖孙三代一同出行,是否需要分开购票?儿童缺乏自控力,安全性如何保障?等等。总之一句话,儿童并非成年人,“儿童车厢”知易行难。

事在儿童,根在大人。高铁设“儿童车厢”并非治本良方,治理孩子乘车吵闹还需多方合力。家长要尽到教育、安抚、疏导孩子的责任,学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诉求;公众对孩子及其家长尽量多些宽容,可自备一些“防噪”工具;铁路部门应从“儿童车厢”建议中悟出民众对精细化管理的诉求,可参照国外一些有益做法,如设置“游乐园”车厢,以玩玩具、看童书、放动画片等活动纾解孩子的情绪,分散其注意力。


 
 
编辑: 陈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