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市上半年林业发展综述

作者:韦海臣 韦秋利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7-11

今年上半年,来宾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化为生动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全市完成木材采伐蓄积量37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89%,增速排在全区第五,支撑林业产值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统计口径);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77.44亿元(国家林业行业统计口径),同比增长12%,木材采伐、营林生产、林木加工、林下经济等多项指标超额完成,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画卷在桂中大地铺展开来。

造林“护绿”绘底色

“生态家底”更加殷实

在兴宾区七洞乡,挖掘机翻耕土壤的轰鸣与村民们栽苗的笑语交织成乐章,一株株新种下的油茶苗在风中舒展新绿。截至6月24日,我市抢抓造林黄金期,完成植树造林2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7%,超额完成年度序时计划。

油茶产业是来宾林业的“金字招牌”,我市通过推广“香花”“岑软”系列优良品种,实施“大苗上山造林”行动,完成油茶新造林2.03万亩。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全民种竹”活动,累计新种竹子2.54万亩,既筑牢了生态屏障,又为“绿色存折”持续增值。

在苗木生产方面,同样捷报频传:2100多万株各类苗木破土而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5%以上;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增确权登记5.24万亩,1.17亿元贷款批复到位,累计完成营造林建设面积7.59万亩,让“沉睡”的山林变成可变现的资产。

产业集群增动能

绿色经济节节攀升

在武宣县木材加工产业园,机器轰鸣不息,一块块单板经过深加工变身高档家具板材。今年1—5月,全市人造板产量达449.13万立方米,预计上半年可突破500万立方米;1—6月,木材加工规上企业新增22家,总数达261家,木材加工规上产值达108.9亿元,同比增长11.8%。

作为广西林业资源大市和中国南方重要用材林基地,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木材加工业发展,推行“订单合作”模式,实现原料企业与加工企业无缝对接,形成一条完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条。

5月16日,在“天下来宾 万众瞩‘木’”——2025中国板材与绿色家居产业链发展大会暨品牌企业“来宾行”招商对接活动上,我市共签约投资项目6个、投资总额6.7亿元,签约供销项目2个、销售金额1.5亿元。同时,我市深入开展对建设项目用林需求实施精准服务,落实使用林地建设项目50个,面积470.5869公顷,有效保障了风电、新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6月26日,象州县妙皇乡大梭村依托第一书记资金发展的林下灵芝种植产业喜获丰收,每公斤售价达300元,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这是全市大力推广林下产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我市林下经济产值42.08亿元,同比增长5.1%;木材采伐量37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89%,为产业链提供了坚实支撑。

改革创新激活力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2月27日,兴宾区高端氢氧化钙生产线项目通过全区首宗林地网上审批,广西瀚澎钙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业主蒙慧拿到广西首张通过线上审批的《使用林地行政许可决定书》。这标志着,来宾林地审批迈入“全流程网办”时代,目前已有8个项目通过该模式上报,7个获得批复。

除此之外,来宾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活立木林权购销担保业务方案》林业金融改革获自治区推广;“林联网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发放采伐证2万余份,为林农节省费用470多万元;桉树采伐改革试点在兴宾区、武宣县落地见效;持续推进林权确权登记试点,今年1—6月完成林地确权调查面积9192.13亩,完成确权登记面积1537.3亩,让林农吃下了“定心丸”。

在实行林长制上,我市通过“四个一”工程,构建起智慧管护网。其中,无人机巡护覆盖试点区域100%,“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让山林变化尽在掌握;各级林长履职效能显著提升,推动“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成为现实,获自治区林业局通报表扬。

守护生态筑屏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半年,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55.77万亩松林得到严密监测,4711株枯死松树被及时清理;国有林场林地回收整治啃下“硬骨头”,累计收回6589亩,占总任务的63%,被侵占的山林重归国有。

自然保护地建设亮点纷呈。兴宾三利湖、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全区生态教育优秀案例;深入开展大瑶山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及主要保护对象专项监测项目,对保护区及外围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物种多样性、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加快建设红水河保护区大湾野外观测站;4个自然保护地项目入库争取资金1404万元,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森林“防火弦”紧绷不松。我市通过网格化管理织密“防护网”,3座新建、1座改造的消防水池已完成前期工作,电力线路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为绿水青山筑牢“防火墙”。

从群山披绿到产业勃兴,从改革破冰到管护升级,“桂中林海”将继续厚植“绿色家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书写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 刘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