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存知己,AI一线牵。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9月17日开幕,这不只是一场高端经贸局,更是中国和东盟“组团发育”的顶流年会。办了20多年,东博会凭什么越来越火,中国和东盟为什么都是“赢麻了”? 今年1—7月,中国—东盟贸易额增长至5970亿美元,增速8.2%。中国连续16年是东盟最大买家,东盟也稳坐中国贸易朋友圈C位。中国“智”造的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产品借助东盟市场加速出海,诸多中企也获得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和产业协作伙伴。就在欧美关税大战疯狂输出时,中国和东盟却低调把合作拉到满格:零关税、供应链无缝对接、农产品快速通关……东盟水果、电子产品、原材料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技术、装备与资本也深深融入区域产业链,可谓红利满满。 就在个别国家大搞关税战、科技封锁的背景下,东博会结结实实打造了一个“合作避风港”:市场开放——东盟的热带水果、咖啡、橡胶等特色优势产品直通14亿人口超大市场,而中国的消费品牌、数字服务、工业系统也借机扩大区域影响力;供应链稳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一步一个脚印,让关键产品和服务顺畅流通,不仅降低了对西方市场的依赖,也增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枢纽功能;技术共赢——人工智能、数字贸易等领域共同研发、共享成果。提及人工智能,不得不提本届东博会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将要展示的1200多项高科技成果,以及落户南宁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一连与8个东盟国家签订合作意向。搭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与人工智能叠加机遇这趟顺风车,中国进一步巩固在亚太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东盟也有望实现“换道超车”。 历史证明,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从来就不得人心,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东博会这个大舞台,正在向所有追梦人发出邀请函。抱团谋发展,合力赢未来——这才是最佳解题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