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象州县寺村镇:村村抱团谋发展 走出致富新路子
作者:潘宇丽 兰志强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3-06-04

象州讯 近年来,寺村镇充分调动和盘活各类资源,探索建立“党建领航、优势互补、组团共进”模式,打通一条组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去年,该镇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总额达223.9万元,同比增长8.3%,其中花池村和士篢村连续两年突破50万元。

党委统筹“定调子”。该镇党委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目标,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工作1次以上;落实“镇挂点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组长+村党总支部书记+屯党支部书记”四级力量同抓村集体经济制度;实行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年度考核评优相挂钩,进一步压实责任,激励奋进;研究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任务,制定推进措施,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无方向、无目标、无举措问题。

因地制宜“开方子”。各村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子,探索多种发展方式,不断增强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今年,寺村镇岩口、秀和等6个村通过抱团方式,采取“村党组织+糖厂企业+合作社”模式,合作种植高品质糖料蔗近150亩,带动群众就业50人以上,预计年收入达30万元。中团、王院等6个村整合各级资金155万元,投资入股象州县桂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广西象州金涛牧业有限公司,年收益达15.5万元,增收成效显著。

多元发展“鼓袋子”。推进“合作社+”“企业+”“基地+”等多元模式,打造寺村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一朵菌+一根蔗+一棵菜+一粒米”产业项目,形成“多元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鼓足群众“钱袋子”。去年,士篢村盘活资源、整合要素,种植食用菌6000棒,持续为集体经济创收;花池村采取代销代购的方式购销大米,年内代销大米6万余斤,增收20万余元;崇山村利用冬闲田种植有机冷凉蔬菜牛心甘蓝320亩,带动群众就地就业50余人,预计增收50万元。


 
 
编辑: 刘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