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025年瑶族织绣与刺绣产品制作培训(第八期)在大樟乡瓦厂村瑶族织绣培训基地正式开班,来自全县各乡镇的300余名绣娘齐聚一堂、共学技艺。 培训采用“理论+实操”分组教学模式:先由老师系统讲授瑶族刺绣的历史渊源、纹样寓意,再手把手示范刺绣针法、配色技巧,确保每位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课程将传统手工技艺与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帮助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既守护“非遗”,又拓宽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渠道。 自治区级非遗“瑶族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凤香介绍:“从首期80多人到如今的300多人,队伍越来越壮大。瑶族织绣已传承数百年,我们要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现在创新开发的挂包、背包、香包、绣球、公文包、电脑包等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纯手工的温度正是最大卖点。” 培训现场,绣娘们飞针走线,专注练习八角花等传统纹样,不时交流心得。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不仅技艺精进,更深刻体会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源头活水,更为瑶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和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产业共进”的壮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