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三里镇: 公益“小岗位” 坚实“大能量”
作者:    来源:    时间:2025-09-18

清晨,三里镇的田野刚刚苏醒,一缕缕阳光轻柔地铺洒在乡间小路上,一个个身影早已忙碌起来。他们是朴实的村民,也是这片土地默默的守护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公益性岗位工作者。

近年来,三里镇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密结合,因地制宜设置了防止返贫监测网格员、水域管理员、护田员、公共设施管理员等一系列岗位。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189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这些看似平凡的“小岗位”,不仅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廖和祥是旺村的一名水域管理员,其儿子长期患病就医,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因此被纳入了监测户,至今已有2年。这个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让他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更让他从“被帮扶对象”转变为“乡村守护者”。台风过后倒伏的竹子、路边滋生的杂草,他总是第一时间处理。今年9月,他还利用周末带领其他公益岗位人员,一起清理了古旺中学附近30米沟渠,为400多亩水稻送去了“及时水”。 “能为村里做点事,感觉特别好。”廖和祥说。微薄的岗位补贴虽不能彻底改变生活,却让他找到了脱贫的自信,以及自身的价值。

防止返贫监测网格员何娇萍,每天穿梭在三江村的巷弄之间,关注着每一户脱贫家庭的动态。今年上半年,她在走访时发现村民苏桂燕突发心梗、脑梗,一家四口失去主要劳动力,生活顿时陷入困境。她立刻将情况上报村委会,7月,该户被顺利纳入防贫监测对象,获得医疗与生活的救助。“我自己也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出不了远门。现在能一边工作一边顾家,真的很知足。”何娇萍说道。她每月1600元的收入,稳定而踏实,她也成了左邻右舍信赖的“贴心人”。

他们,是三里镇一批批走上公益岗位的村民。他们开展日常巡查、维护水利与道路、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及时上报返贫风险……岗位不同,却一样肩负着建设家乡的朴素愿望。镇里根据实际需要和群众意愿,科学定岗、合理聘人,让困难群体“劳有所得、弱有所扶”,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

公益岗,看似微小,却承载着民生大情怀。它托起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点燃的是脱贫群众立足家乡、投身建设的意愿。从“被动受助”到“主动作为”,他们不再是政策的旁观者,而是家乡改变的参与者。村庄更洁净了,水渠更畅通了,邻里更和睦了,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正汇成三里镇乡村振兴路上最坚实的“大能量”。(梁 亮 刘 锋)


 
 
编辑: 陈霞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
智慧“铁牛”驰骋绘“丰”景
广西自贸试验区印发实施负面清单
来宾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陈刚:以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激活民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