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N+稻+N”轮作 激活土地潜力
作者:何玲玲 韦 苏 韦松奎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6-16

近年来,兴宾区依托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探索推广“N+稻+N”轮作模式,激活土地潜力,在改善土壤生态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产出效益,实现稳粮增收。

近日,在平阳镇中山村1460亩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基地,春播的蜜本南瓜陆续成熟。田野间,工人们将一颗颗饱满敦实的蜜本南瓜采摘、装运、分拣,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去年我们在这一片‘旱改水’土地里尝试种植蜜本南瓜,长势还不错,现在迎来了丰收,亩产量3000~5000斤,批发价格在1~1.5元之间。”看着成堆金灿灿的蜜本南瓜,基地负责人杨士跃心里十分高兴。他还告诉笔者:“蜜本南瓜果肉厚实,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深受市民青睐,将销往广东、河南、安徽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和各大商超,供不应求。”

“待南瓜6月底收完后,基地将立即投入晚稻种植工作。等年底水稻成熟收割之后,我们又根据市场行情及节令变化,利用冬闲田轮作土豆、小麦或辣椒等作物。通过‘N+稻+N’轮作,实现一地多收。”杨士跃介绍,去年,盈钻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成功流转了中山村“旱改水”片区的1460亩土地。上半年,这些土地用于种植南瓜,下半年则全部转为水稻种植。通过“水稻+南瓜”轮作,让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双重经济效益。此外,公司还长期聘请当地十余位村民在基地务工,日薪120元,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助力增收。

据了解,平阳镇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16个,共10309亩。项目涉及平阳社区、中山、排山等15个村委,受益群众8200多人。项目建成后,使原本分散低产的旱地被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优质水田,为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考虑到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实际,平阳镇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农民土地,推广采用“N+稻+N”轮作规模化种植。春季和冬季种植小麦、南瓜、马铃薯等,夏季种植水稻。目前,平阳镇已完成13个项目约8662亩的水稻种植,其余项目也在陆续耙田,即将开展种植。

目前,兴宾区已建成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11.53万亩。“N+稻+N”轮作循环模式是兴宾区依托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强化耕地质量提升、筑牢粮食安全“耕”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水稻收割后,充分利用闲田种植小麦、蔬菜等作物,不仅降低了农田虫害,还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实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稳粮与增收并举,有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何玲玲 韦 苏 韦松奎)

 
 
编辑: 韦祯祯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