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西街道河西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各民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拓展到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全方位嵌入,形成共居、共治、共事、共学、共乐密不可分的“互嵌式”社区,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作为多民族融合社区,河西社区有汉族、壮族、瑶族、布依族等14个民族约2万人常住于此,其中少数民族占社区总人口87.86%。走进河西社区,同心亭柱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格外醒目。亭内,几位老人正对弈闲聊,欢声笑语不断;不远处的民族广场上,社区文艺队正在排练山歌和民族舞蹈,悠扬的旋律在社区回荡。“我们社区就像一个大石榴,各族群众紧紧抱在一起,日子越过越甜!”河西社区居民秦女士的这句话,道出了社区5876户居民的共同心声。 河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蒙明泽介绍,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民族文化广场、同心亭、红色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大阵地,做好社区公共服务,经常性开展慰问走访、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不仅在生活中关心居民的点点滴滴,更在活动中引导他们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增进居民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河西社区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精细化划分15个网格,搭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小巷)”四级服务体系,构建起层级清晰、响应迅速的治理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以系统化、精准化手段破解治理难题。三年来,社区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起,调解成功率100%,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与问题上行,让不同民族居民在共商共议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形成了“以问题解决促团结、以服务优化聚民心”的良好氛围。 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社区设立创业就业基地,引入各类适合居民就业的企业和项目,定期举办招聘会,为不同民族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针对创业居民,社区联合相关银行给予小额贷款扶持等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迈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进情谊。自创业就业基地成立以来,河西社区累计帮助约1000名各族居民和流动人口成功就业。 河西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乐中增进情感,在共治共事中凝聚共识,在共学共进中增强认同。从“同心亭”的欢声笑语,到“圆桌会”的纠纷调解;从创业就业基地的稳定增收,到民族节庆活动的其乐融融,河西社区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何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