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象州县人大打通权益保障“最后一公里”

为灵活就业者撑起“暖心伞”
作者:罗秋玲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27

立秋已过,象州县的街道依旧热浪滚滚。外卖小哥韦司送完订单,熟门熟路走进温泉大道旁的工会驿站补水充电;长途货车司机李勇在驿站休整后感慨“有了家的温暖”。这些温馨场景的背后,是象州县人大以监督为笔、以实效为墨,推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随着平台经济发展,象州县3万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含2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为这一群体筑牢权益保障网?象州县人大将其作为重点课题,以“监督推动+精准发力”为主线,打出一套保障“组合拳”。

聚焦关切,织密权益保障网

“政策落地不能‘悬在空中’,必须让劳动者摸得着、得实惠。”象州县人大聚焦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入会难、维权难”等痛点,通过专题调研、座谈访谈等形式,面对面倾听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对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诉求,梳理出“组织覆盖、服务延伸、纠纷化解”等关键问题清单。

针对调研发现的短板,县人大持续跟踪问效,督促县政府及工会组织将权益保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工会组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建立“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将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纠纷纳入仲裁“绿色通道”,2024年以来成功调解案件308件,司法确认289件,欠薪投诉线索全部清零。

“没想到跑运输也能加入工会,有了‘娘家人’就是不一样!”在石龙糖厂站的集中入会仪式上,蔗运司机的感慨道出多数劳动者的心声。这一变化,源于象州县人大对“应建尽建、应入尽入”的持续推动。目前,全县建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4个,2084名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工会,720人纳入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30人,政府部门全程保障其医保自主选择权,从制度层面消除参保壁垒。

拓展服务,打通关爱“最后一公里”

“驿站不仅能歇脚,还能学技能、找岗位,很方便!”户外劳动者的点赞,是象州县人大推动服务下沉的真实写照。县人大紧盯“服务‘最后一公里’”,督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建成“爱心驿站”28个,其中实现智慧化管理的站点有8个,提供饮水、应急医疗等服务超万人次;2个站点获评“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个站点获评“全区五星级工会驿站”;依托驿站设立人大代表社情民意收集站28个,实时收集劳动者诉求,推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开展电商直播、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2676人次,发布岗位1.4万余个,既“授鱼”也“授渔”。

此外,象州县人大还督促落实关爱举措。2024年以来,累计慰问劳动者2500人次,免费体检267人,组织91名劳动者参加疗休养,639名进城务工子女实现就近入学。

从推动政策落地到织密服务网络,从化解纠纷到赋能成长,象州县人大始终以“监督者”“推动者”的角色,督促政府及工会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那一把把撑起的“暖心伞”,不仅遮风挡雨,更映照着人大为民履职的初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奋斗路上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社会的关怀。

 
 
编辑: 罗润秋
 
 
 
 
 
自治区党委第五巡视组对来宾市开展涉...
引“数字”活水 润履职“沃土”
多点突破促振兴 丰产增收绘新篇
同心协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金山秀水映同心 美美与共谱新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