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6月20日至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AI发现之旅”在桂中大地展开。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来宾市委网信办开展的“云说壮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网络名人采风活动走进来宾,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大V实地探寻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壮乡发展脉络。 走进来宾市融媒体中心“AI创意工作室”,一位特殊的“新闻主播”正在播报当日要闻,这位“数字人”主播,凭借逼真的表情和流畅的播报,让众人无法分辨其与真人主播的区别。更令人惊叹的是,从新闻撰稿到视频剪辑,AI技术已深度融入媒体生产全流程。“有了数字人,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我们可以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参加解说、主持以及培训等业务。”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主播李健介绍。 当采风团来到武宣县“智慧武宣”指挥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勾勒出城市的“生命体征”。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城市运行的每个细节,占道经营、车辆违停、违规焚烧秸秆等,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时值夏季,学生意外落水事件频发,“智慧武宣”5G人脸识别防溺水预警系统在全县重点水域设置了监控网络。“系统录入全县4万多名中小学生的人脸信息,前端实时采集画面,后端智能算法识别匹配,一旦学生出现在水域禁区附近,系统会立即生成预警信息,拨打家长和老师电话。”武宣县住建局工作人员陈家霞介绍,现场安装的音柱还会发出语音警告,劝离学生。 “扫码下单,5分钟就能吃到现煮米粉?”在广西宝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台AI智能米粉售卖机引发了采风团的浓厚兴趣。这台设备可实现米粉、蔬菜等食材自动投料、翻炒与煮制,让体验者直观感受智能化生产的便捷。该公司总经理陈代华说:“我们正在研发更多品类,未来或许能在街头看到智能烹饪的‘无人餐厅’。” 从媒体转型到城市治理,从工业生产到民生服务、文化旅游,此次采风活动犹如一扇窗口,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来宾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研讨会上,采风团成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文旅宣传效能等议题,并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