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甘蔗能做什么?在来宾市,答案有N种可能。 11月17日,参加“探寻产业数智赋能,共话高质量发展——2025年境外媒体来宾行”的境外媒体记者走进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广西绿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寻一根甘蔗的蜕变秘诀。 作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主产区之一,来宾市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均位居广西第二,糖产量分别占广西和全国的17%和11%。如今,已形成“制糖及深加工、糖蜜、滤泥、蔗渣、蔗叶综合利用”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根甘蔗支撑起一个百亿元产业。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破碎机、压榨机、分蜜机等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做调试,为即将到来的榨季做好充分准备。 “2024年投入1.2亿元进行升级改造,引进连续自动煮糖系统,建设了数智化集控中心。”该公司党委书记罗斌指着控制大屏介绍,如今,从甘蔗过磅、压榨到蒸发浓缩,整个流程几乎不见工人身影,只有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在“指挥”生产。 该公司还持续推进制糖工艺升级,通过新增除杂系统、引进连续煮糖系统等举措,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罗斌介绍:“2024/2025年榨季,每吨糖生产成本降低约600元,全厂经济效益提高7000万元以上。” 糖厂“智变”,企业“延链”。位于来宾市工业园区河南工业园的广西绿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用废弃的蔗渣生产可降解环保餐具。该公司一期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200万元。 公司的甘蔗渣可降解环保材料制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还可提供约500个就业岗位。 展厅里,各类可降解餐盘、茶杯,让外媒记者大开眼界。一套小巧可爱的功夫茶杯,成为外媒记者的“心头好”,直呼要“入手”带回家。 该公司采用行业领先的制浆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无人自动化碎浆、配浆、供浆、捞浆及成型和切边,储存、分拣、搬运等也采用全自动生产模式。 “蔗渣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可转化为纸浆,再成型为各类餐具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郑培丰介绍,智能仓储系统可同时存储产品3万多托,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运作。 “依托来宾资源优势,园区在造纸板块以甘蔗渣为原料,形成了年产40万吨的造纸规模,所生产的生活用纸,已进入千家万户。”来宾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扬介绍,园区积极发展环保餐具制造,已成功引进4家企业,利用甘蔗渣加工生产环保餐具,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未来,园区将持续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和影响力。 在来宾,一根甘蔗真正实现“吃干榨净”:蔗汁制糖,蔗渣造纸、生产环保餐具,糖蜜生产酵母,滤泥制成有机肥……曾经的废弃物变成了宝贵资源。如今,来宾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冰糖生产基地,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蔗渣浆环保餐具生产基地,培育了全国单个规模最大的糖蜜制酵母企业,建成全国最完整、科技含量较高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基地和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24/2025年榨季,来宾市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突破150亿元,同比增长7.14%。通过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实现甘蔗资源最大化利用,为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