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少儿编程,为智能教育助跑

——我市编程课程发展现状调查

作者:韦海臣 莫敦傢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3-09-08

8月25日,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武汉落幕,来宾市第六中学学生梁乔钰、罗晗椒携参赛作品《基于RCU控制的裂桶实验器》,拿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武汉纺织大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项奖”,创造了我市选手在该项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时,我就对编程知识和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后来加入了社团,跟随老师学习编程知识。”梁乔钰说。

此次参赛作品,梁乔钰、罗晗椒创造性地将编程知识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基于RCU控制的裂桶实验器,用RCU系统科学调控高度,精准控制在不同高度时的裂桶效果。实验器提供一种用RCU系统(可遥控)控制高度的支架,通过改变支架上装水漏斗高度(漏斗有管子与实验压强计相连),来改变压强计内水的压强,当压强变大时,压强计上的橡胶膜逐渐向外凸出,直到自动破裂,达到裂桶目的。

“这个获奖作品的创新点就是通过编程控制实验器上升和下降,实现实验技术与信息深度融合。”指导老师邓巧红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负责写申报书。另一位指导老师韦甜是物理专业,平时喜欢钻研问题、动手实践,有了创造灵感后便开始着手选题。此次参赛的两名学生都很优秀,梁乔钰在编程方面有所特长。

早在2013年,我市就组织开展机器人竞赛,通过机器人竞赛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当时来宾基本上是零起步。”市教育体育局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负责人陆发珍介绍,当年的机器人师资培训只有28名教师参加,下半年开展机器人竞赛共有100多人参赛;到2015年的机器人竞赛,我市已有上千名师生参加。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虚拟机器人开展网络培训。虚拟机器人需要使用编程码登陆,有力推动了编程教育。据陆发珍介绍,编程教育由各县(市、区)老师在计算机课程中完成,学校的课后服务中也有编程课程指导,各县(市、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则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学习编程。当前,我市编程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去年8月,我市组织的一场虚拟机器人竞赛共有1000多人参加,最高分达500多分。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现在,每年我市都组织开展两三次机器人项目教师培训,自治区也会举行相关培训。”陆发珍说,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每年市级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都有1500多人参加。

随着广西“少年强科普教育工程”的实施,各地积极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下来,我市将加强编程普及教育,把编程教育引入课堂,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掌握编程知识。

 
 
编辑: 陈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