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用语文素养打造数学课堂
作者:傅汉孺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3-11-30

多年的数学教学历程,使我得到很多锻炼,也成长了很多。尤其在数学教学领域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是教好数学的一大关键。

二年级数学注重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在一开始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我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们信任我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尤其在奖励方面要及时、得当。要使数学的教学“活”起来,我认为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的重要前提。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稳定性差,注意力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的语言魅力、文化素养,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大有可发挥的空间。

在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一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对胜出的小组给予星星或加分等作为奖励,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较窄。以语文老师特有的文化素养,在数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也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法宝。如,在路线与方向和大数的教学时,我就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虹猫蓝兔”专卖店,让学生在“玩”中巩固学习。又如在测量的教学上,我们可以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互相量身高,也可以通过有组织地和学生一起测量身边的物品,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长度的“单位”。

运用教师多元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数的位数否相同,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例后,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的法则。如何使学生充分明白你所表达之意?如何让学生跳入你温柔的语言陷阱?这就考验到教师的的语文素养了。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外,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用语文素养打造数学教师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和数字打交道,也是在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过招”。

“欲予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课堂精心预设与现场精彩生成的碰撞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融合过程。为此,数学教师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言底蕴,是使数学更具“魅力”,放射光彩的催化剂。

(作者系忻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教师)

 
 
编辑: 叶梦莹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