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科技赋能春耕 “智”绘农业新景

来宾现代农机助春耕荣登CCTV13新闻频道

作者:吴海兰 覃飞翔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2-26

无人机在蔗田上空,均匀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剂。 (资料图片)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到一年春耕时。与传统耕种方式不同,今年,我市的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科技热潮,各类“科技范儿”十足的农机大显身手,智慧农业正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一幅现代化的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

2月24日,走进兴宾区凤凰华侨农场七队的千亩连片甘蔗基地,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春耕的乐章。种植大户余才库的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正沿着预设路线匀速前行,在先进的导航智能监测系统辅助下,工人只需坐在种植机后,轻松地将蔗种投入种植舱。短短时间内,开行、播种、施肥、盖土、覆膜等五道工序一气呵成,蔗行整齐笔直,宛如画中线条。与此同时,大型无人机在空中嗡嗡盘旋,均匀地喷洒药剂,为甘蔗生长保驾护航,从犁地到管护,全程机械化作业让这片蔗田充满了科技气息。

“采用科技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后,效率大幅提升。”兴宾区凤凰镇黄安村种植大户余才库介绍道,“以前人工种植,效率低下,现在一小时就能种3亩以上,一天能种20~30亩,相比传统人工节省了二三十个劳动力。”

在这片整齐的蔗田里,不仅有先进的种植技术,更有丰富的甘蔗品种。桂糖42、桂糖44、桂糖49以及桂柳05136等多个甘蔗新品种在这里茁壮成长。来宾作为全国甘蔗种植大市,2024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82.12万亩,“糖罐子”端得稳、端得牢,良种的推广功不可没。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种良种化战略,建设了2.2万亩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建成脱毒组培苗中心和脱毒种茎加工厂,年脱毒种苗供应能力达30万亩,为甘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健康种苗的推广覆盖率已达全市80%以上,桂柳05136占据全市种植面积的40%以上。”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站长杨祖丽表示,“对于2025年春耕生产而言,种植健康脱毒的组培蔗种至关重要。相较于传统的常规蔗种,该蔗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和增产潜力,糖分含量更优,农艺性状更出色,且表现出更强的抗病性。因此,采用该蔗种能确保来年实现甘蔗的稳产与高产。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我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先进生产要素不断集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以及支持发展智慧农业等目标,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我市深度融合物联网、北斗定位、遥感等前沿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蔗田测绘及甘蔗生产全链条,引领农户从传统的“会种蔗”向智能化的“慧种蔗”转变。2024年,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7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88个百分点;糖料蔗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协同推进,当年完成机收蔗进厂66.3万吨,位居全区首位。

“我市把推进机械化生产作为糖料蔗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韦壮介绍,“我们大力推广甘蔗深耕深松和宽窄行机械种植技术,同时强化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有效促进了糖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聚焦粮食安全、脱贫攻坚,更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乡村建设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扎根田间、新产业的赋能乡村以及新政策的惠及农民,全市农业基础将更加稳固、农村地区将更加繁荣、农民生活将更加红火。乡村振兴的故事也将更加生动和精彩。


 
 
编辑: 刘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