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社王”树的凝望
作者:覃春华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4-04-19

我的家乡在一个知名的莲藕之乡,盛夏时节,荷花荷叶远远铺到山脚,从小我就能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如画美景。在这山水之间,有一棵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是村里的“社王”。以前每逢春节,奶奶总会带我到树下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平安幸福。我常常想,为什么一定要向一棵树许愿?获得幸福靠人不可以吗?

《礼记》写道:“社,祭土。”上古时期,就有“社祭”这一酬谢神农后土的祭祀活动。壮族的社王祭祀发端于先民对于土地的敬仰与膜拜,土地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赖,为感怀大地无私的哺育,壮族人选择用“社王”作为象征物表达衷心的感谢。“社”同时也意味着乡村的基层组织,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社之名起于古之国社、里社,故古人以乡为社。”可见,因为土地,人们聚在一起耕作、生活,逐渐形成最初的乡村聚落。

上古的遗风吹拂至今,在广西许多壮族村落,都有一棵樟树或榕树作为村里的“社王”。在我看来,“社王”此时不仅意味着土地本身,更意味着这片土地上人的集合的精神象征。节日里去看看“社王”,不仅是酬谢土地对我们的馈赠,更凝聚着壮族人民对家乡土地的深切认同和深厚情感。

过去,壮族人民祭祀“社王”礼仪繁多。现在,仪式简化了,但我们对家乡的情感却没有变,几杯淡酒、几样家常菜,简单的香烛,不必全家出动,奶奶带上孙儿,父母带上孩子,一起来看看见证自己成长的地标,看看故乡的山水美景,便是极有意义的活动。这时,“社王”就像人类漫长生命中的一个“锚点”,不论游子匆匆的脚步如何移换,它始终站立在故乡、站立在游子的心头,慈爱地凝望、祝福着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孩子。

在我小时候,“社王”树下原是一条细细的田埂路,渐渐变成了一条石子路,后来又变成一条笔直的水泥机耕路,甚至变成景区的漫步小道。路的两边,从泥房到砖瓦房,再到小洋楼,一条小路见证着国家的强盛和崛起,见证着家乡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到成为乡村振兴画卷的一角。

现在,我的家乡不仅是莲藕产业小镇,也是乡村旅游热门小镇。如今的家乡,是党带领群众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努力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获得幸福的生动注脚。“社王”见证着人类与自然互动,此时,我可以回答小时候的自己:“要获得幸福,光靠信仰不可以,光靠人,也不可以,只有人与自然互为依靠,才有发展的未来。”

 
 
编辑: 叶梦莹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