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家乡老井
作者:梁贵嗣    来源:来宾网-盘古副刊    时间:2024-05-24

家乡有口老井,井水长年往外溢出,村里祖祖辈辈代代受益。涌动的井水留给我深刻印迹,正所谓:美不美家乡水。

老井不算大,正字号的方形,沿边石板筑就;大自然的风吹日晒,代代村民的步履踩踏,石板尽显透亮。老井之水清幽,游鱼可数;那忽大忽小、时多时少的水泡自井底冒出,纷纷扬扬往上飘,飘浮至水面瞬间气化消失。井水温度跟大自然极不和谐,夏凉冬暖。夏日井水凉冰冰,盛装浸泡饮料,用来制冷最好不过;冬天井水热乎乎,盛装浅覆双掌,暖烘烘的。尤为奇观的是,冬季拂晓,老井四周弥漫着丝丝缕缕的雾气,远处遥望,井边担水的人们如置云中雾里一般。

老井之水若圣水,尽显奇特。用之造饭,饭松软香喷喷;取之煮粥,粥粘稠甘甜甜,且饭、粥适当久留亦不发馊。再则,老井之水烧开后,烧水锅、装水壶都少有沉淀的水垢,村里人均认为井水是上好的饮用水。

站在老井旁留心观察,井水中游动的多是些“猫鱼仔”,它们生活在没有污染的井水里,捕捞上来后用酸笋烹饪上桌,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论起制作酸笋,若用河流清水制作,失败常见;要是清晨取井水从事,则没有不成之理,且制作的酸笋色泽金黄,久留余香。

老井溢出的水沿着沟渠,灌溉附近田里的莲藕、蕹菜和水稻,所获农产品异于一般:莲藕无论煨或炒,均酥香爽口;蕹菜即便火锅煮沸,仍然保留脆、鲜;稻米品质优良,配以井水酿酒,酿出的酒极为清醇。

村里民众懂得:保持老井之水清洁,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大家恪守不成文的规定:放牧育禽远离老井,杜绝井边清洗衣物;老井附近庄稼除草杀虫,要精选低毒无残留农药,避免污染周围环境,确保井水安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村民各自独立分散劳作,但家乡那口老井绝非“众人姑妈无人管”,村里不乏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他们捐资出力,清洗、消毒……坚持不懈地义务管护好老井。

曾听父亲说过,上世纪有一年大旱,到处河水断流、塘水枯竭,人畜饮水犯难,五谷濒临绝收。唯有家乡老井博爱无疆,她挥洒“热泪”相助,“热泪”滋润着村民枯竭的心田,浇灌着附近干枯的稻田,附近稻田独有好收成。父亲带领他的学生到田里捡拾稻穗,全班几十名学生劳动结束后,从井里打起几桶水,抬回校园浇灌门前那棵濒临死亡的桂树,桂树恢复生机勃勃。

校园门前那棵桂树年年飘香,家乡那口井水立下汗马功劳。教书育人的父亲常以此为例,谆谆善诱他的学生,希望学子们幼小就该懂得——节约、爱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现在农村面貌翻天覆地大变样,村里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学会饮水思源,老井不应该被大家遗忘,正是她曾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让我们世代繁衍生息。

 
 
编辑: 王瑶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