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写作之旅快乐多
作者:黄汝迪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4-07-12

我是一名职业教师,当以“教书育人”为主。通过几十年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我强烈地意识到业余文学创作也是“教书育人”应有之义。至今留下了影视文学剧本5部、历史小说1部、青少年读物和教辅用书10余部、地方和民族经典文献研究专集2部、柳州地区教育志1部、文学作品评论若干。

写作之旅的乐比比皆是,今信手拈来几点乐趣,以飨文友。

1980年我从山区学校调到地区雒容师范,最先发现学校图书馆中太平天国等历史资料琳琅满目,想起我在宜山读书的时候,上白龙洞读到有名的石达开诗刻: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联系石达开的生平事迹,对石达开的文才、将才颇受感动,尤其是他回师广西的事迹,认定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革命英雄人物,于是迫不及待花较长时间研读石达开回师广西的有关史料,深受感动之后,决定以小说的形式写石达开回师广西的故事。

太平天国义军最初几年势如破竹,迅速占领南京。不久发生内讧,翼王石达开高瞻远瞩,带了一支义军回师广西。有人开始议论,石达开是分裂主义者,后来“分裂主义者”渐渐成了史学界主流观点,我不信这个,回忆我家祖上与石达开打交道的一段口传历史:约300年前,黄温川公出任五品副州官。告老还乡之后,被允许按国家规定的建筑模式构建有大堂、二堂、三堂的司马第大宅院。当年石达开回师广西,队伍浩浩荡荡,路过迁江县境,即派员赴良塘司马第与州官之后谈判,结局是不增收钱粮,不掳掠抢劫,不杀无辜人,只放一把火烧毁象征权力和富有的三堂。我有意将这件事写在文章中,并且清楚地回忆1949年前后数年,仍见被焚烧的三堂,扫帚不到的断墙脚下,有少量的断砖碎瓦。我父亲当面给我指认,这些都是石达开施政的铁证。顺便说一句,从此家训中就有希望子弟不做官,更不做地方官;开始联络四邻村庄汉壮群众,提倡信仰盘古文化,传承和发展盘古文化。

我写的《剑气凌霄——石达开回师广西纪事》,1987年在石达开的故乡《贵县报》连载三个多月,得到贵县人民的普遍好评。当时正逢全国史学界在四川召开太平天国学术研讨会,会上重新评价石达开,对石达开及其远征(包括回师广西)持肯定态度。此次学术研讨会有关精神,《文摘周报》有报道。拙作的观点与报道精神吻合而自得其乐。

1988年暑假,我与同事黄春部约同观看影片《血战台儿庄》,而顿生发蒙振聩之感。当时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黄春部说:“我们兄弟齐心合力搞一部如何?”居然一拍即合。不数月,电影剧本《昆仑关大战》写成,即送达广西电影制片厂,厂方立即拟定关于拍摄该片的计划。

震惊中外的昆仑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攻克昆仑关的重大胜利,是抗战以来首次攻坚战的胜利,继平型关、台儿庄大捷后,再次击破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1991年剧本全文在《电影月报》公开发表,厂方授意作者方参加集资工作,只可惜经过三年时间的筹备,终因工厂转型改制,资金筹集不足,不得已而作罢。见已有剧本流传于世,我们仍然快乐着。我们得知当时暂不强大的中共广西地下组织发文全党支持昆仑关大战,我们把国共合作的情况写进了剧本。

后来听到时年79岁的老妈讲我出生才几个月,父亲就被征到支前民工队伍,任军需员,为前线筹粮筹物。战役结束后,父亲回家时我才学会走路。两个叔叔正在国军46军服役,在战场外围待命。现在回想这些很有光荣感!自豪感!

我将出版的剧本直接寄给郑洞国、郑庭笈、程思远、黄启汉4人,先后收到他们热情洋溢的来信。郑庭笈来信说:“再三拜读,写得真实,很好。烈士有知,可慰忠魂。”郑洞国在剧本修改时提供的他与伙夫躲避日军飞机轰炸的情景,我们写进剧本,他感到很满意。程思远先生来信说:“我积极支持你们的壮举。”黄启汉先生来信说:“《昆仑关大战》值得制片宣传,显示我中华民族不可侮。”我虽然天天沉浸在欢乐之中,但社会上某些风言风语引起我高度的警觉。头两年有人问我:“你们写《昆仑关大战》国民党给你们什么好处?”我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写《昆仑关大战》,不是为国民党歌功颂德,而是表现中华民族奋勇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为祖国统一大业共同努力!”剧本通过国家重大题材小组审查,导演已经落实,只等资金到位。有风言风语不断传来:“你们拍摄《昆仑关大战》看来要到台湾领奖咯!”见过“反右”斗争,经过“文革”,对这些话不能丧失警觉。我这样回答:“台湾的奖是不容易获得的,如果能够获奖,我会按国家的规定前往台湾,穿着中山装上台领奖。”经过一段时间,那些居心叵测的话永远消失了。

2010年首届“北京民族电影节”举办“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文学剧本遴选”活动,我创编的《八寨狂飙》《咆哮的叠水河》应征,双双荣获少数民族优秀影视文学剧本奖。获奖名单公布在《民族文学》2011年增刊“少数民族优秀影视文学剧本专号”上。

想不到《八寨狂飙》《咆哮的叠水河》两件“土特产”价值那么高昂,怎么不令人快乐呢!

2009年是昆仑关战役70周年,12月18日,民革中央、民革广西区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在昆仑关战役旧址,隆重举行公祭抗战民族英雄大典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公祭大典前夕,剧本先收编在影视文学剧本集《八寨狂飙》中,出版之后,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的关怀下,由南宁市政府出资,将剧本交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单行本,作为礼品书分发给各位代表。后来,此书与《历代诗人咏来宾诗词选注》同时应征来宾市文学作品麒麟奖,双双获得奖励,真是乐上加乐!

2006年出版发行的《壮族文学发展史》对我的5部影视文学剧本给予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被列为10名壮族影视剧作家之一,这与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绝然不同,自然青史留名,让我更加快乐!

由忻城县政府出资出版的《广西忻城土司诗文选注》,我分文不取稿费和差旅费。本世纪初,中央有关部门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国边疆社会土司文化研讨会在桂林召开,首届、二届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在忻城召开,都将本书作为礼品书分赠。首届开幕式后,就有六名西南地区研究土司文化的顶级专家学者分别找到我,都说相同的话:“黄老师好!我们终于见到你了!这次我们来参加研讨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你的《广西忻城土司诗文选注》。”这种朴实暖心的话叫我怎么不快乐呢!

在编辑出版青少年读物和教辅用书,扩大了我的教学教育对象,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成效。发行这些书,我都在降低出版社定的价目,减轻学生的负担,尽管他们不懂我降价的内情,我又暗增快乐!

写作之旅快乐多,有一乐不忘记跟大家说,那就是写作之旅中不要随意加班加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报刊赶写一篇文章,我开了两个通宵的夜车,弄得我三个多月身体不适,深刻的教训啊!从那时起,我吸取教训,无论多忙,即使有“糯米屁股”也不要搞通宵,打那以后都不加班加点了。按时作息,能吃能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坚持教学写作两不误。时至今日数十年,我像捡到一剂保健良方,身体安全无恙。真是乐上添乐!

写作之旅快乐多!


 
 
编辑: 刘霞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