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问 路
作者:罗人伟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4-09-06

问路,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每当你走出家门,心中一定会有一个计划到达的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有远有近,有熟悉的也有生疏的。如果是熟悉的目的地,你会顺利地走到;如果是生疏的目的地,你要到达,就得问路。

我初中毕业那年,要到柳州去上学。而我当时到过的地方,最远的只有离平阳石牌老家13公里的迁江。从迁江到柳州,还有很遥远的路程。这段遥远的路程,怎么走,我一片茫然。后来就是依靠问路,一步步走到白鹤溢,坐小火车到来宾,坐大火车到了柳州。我就读的学校在离柳州市区20公里以外的郊区,学校要求新生先到柳州市映山街东1巷1号的办事处报到并住下,学校第二天派车来接。为了找到办事处,我一次次问路,走过柳江浮桥,走过中山西路,来到映山街。经过了两次迷路,才找到了办事处,前后花了将近半天的功夫。

1968年秋天,我在小平阳农业推广站工作,有一天,我和两位同事要到石牙公社去开会。按照常规,我们要从小平阳坐火车到县城,再从县城找汽车坐到石牙。当时的交通条件还很落后,县城到石牙尚未有班车,连货车都很少。于是,我们决定走路去。从小平阳到石牙,直线距离53公里。那天早上七点钟,吃过早餐,带上中午饭,我们上路了。这条线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只好一路走一路问,走一段问一段。走了两个小时,来到第一个交叉路口,问一个老乡“到石牙走哪条路”,他给我们指了路,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我已记不清到底经过了多少个交叉路口。其中有一个交叉路口,我们走到时,见不到往来行人,无法问路,只好顺势休息一下。不一会,来了行人,给我们指了路。就这样,我们走走问问、问问走走,一直走到下午5点多钟,终于走到了石牙。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生在世,需要走许许多多的路。除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路,还有诸如攀登技术高峰的路、掌握岗位业务知识的路、人生成长之路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路,都不是清一色好走的路,而是既有宽敞平坦的平地路,也有崎岖不平的山路;既有鲜花铺就的路,也有布满荆棘的路;既有顺风顺水的路,也有障碍重重的路……无论你什么时候走什么样的路,你都少不了问路。

在你所要走的路当中,熟悉的路可能要反复走,生疏的路走多了也会变成熟路。这时,新的生疏的路又会出现。如此反复循环,生疏的路是没有穷尽的。所以,问路也是没有穷尽的。当你对前面的路不了解时,就必须问路,只有问清了路,才能顺利地走到目的地。这就和我们开展工作一样,你必须首先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掌握了客观实情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才能把工作做好。

问路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意识,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态度。

问路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读书问路。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读书多读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你才能明确你想要实现的目标,该走什么样的路,如何走。其次是虚心向内行人问路。再次是眼睛向下,向群众问路。只要你方式方法对头,问清了路,那么,再长再难走的路,你也一定能够走到目的地。

 
 
编辑: 刘新勇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与“民生答案...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广西“清廉传家 廉润八桂”主题示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