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南京照相馆》在这个暑期放映,意义不言而喻。 日本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而南京大屠杀致使30多万同胞遇难更是惨绝人寰,《南京照相馆》正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吉祥照相馆为故事发生的核心场所,以帮日本人冲洗相片为线索,刻画了邮差阿昌、戏伶毓秀、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以及翻译官王广海等一众普通百姓在南京大屠杀中由懦弱到坚强,从顺从到反抗的历程。 阿昌、毓秀、老金一家以及王广海等都是普通人,最初在面对日军的入侵时只想求生,但面对侵略者的暴行,他们的血性渐渐暴发。阿昌从最初见到日本人就瑟瑟发抖,到用生命守护邮包里的照片,把出城机会让给老金的妻女,从一个邮差变成敢于与日军抗争的战士;毓秀本是个只知道享乐唱歌的演员,最后却能将相片带出南京城,让世人看到真相;王广海给日军当翻译,被视为汉奸,但在亲人惨遭杀害、看清日军真实面目后,毅然奋起反抗,最后倒在血泊中。他们是普通的一群人,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成了捍卫正义的勇士。 影片中,日军的虚伪令人作呕。随军摄影师伊藤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肠狠毒。他的镜头既记录日军的罪行,又妄图用“仁义礼智信”粉饰侵略行为。表面上,他与阿昌称兄道弟,却在给通行证时,让守城士兵将其杀害。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人神共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看到无辜的同胞被枪杀、妇女惨遭侵害、孩子被活活摔死……它像一把尖刀,划开了那段岁月尘封的伤口,将血淋淋的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刺得人眼睛发疼,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她曾遍阅资料、走访众多幸存者,写出令国人潸然泪下的著作,最后不堪精神压力不幸辞世。斯人已去,但她让世界记住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更多人反思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剧。而这部电影,何尝不是立足于这样的出发点?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让国人警醒,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才能守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