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土地上,五亩龙眼树宛如沉默的老者,伫立了三十年。它们是我妈妈怀着我时种下的,我的年岁,便是它们伴我走过的光阴刻度,每一道年轮里,都藏着家的故事。 夏日的阳光洒下来,为龙眼树镀上一层金辉,沉甸甸的果子把枝头压成温柔的弧线。今年的龙眼树格外争气,一棵树能挂两百斤的果,像是攒足了力气,要给这个家添些甜。我清晨便起身,要把这些甜蜜摘去街上卖,想用汗水换些碎银,支撑起这满是坎坷的生活。 可今天,奶奶出现了。她九十岁了,戴着草帽,拄着拐棍,缓缓走进龙眼林。她的身影在高大的树干间,显得那样瘦小,却又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执拗。我喊她莫进来,让她回家,但她耳朵聋,听不见我的急切;眼睛也昏花,看不清我担忧的神色。我爬在树上,看着她一点点挪动,像看一场无声却揪心的默剧。 小时候的画面突然涌上来。奶奶说,她在饥荒的年代,为了生活总要忙这忙那。岁月在她身上刻下了深痕,可她却停不下来,就像现在已九十岁了,还想着为家操心,为我分担摘龙眼的活儿。 这个家啊,满是苦难的辙印。妈妈出车祸后瘫痪,爸爸一个人上班撑着全家,弟弟在消防队守护社会平安,却顾不上自家的风雨。我和爸爸轮流照顾妈妈与奶奶。奶奶的二儿子六十多岁,没妻没孩,也干不了重活,这披星戴月的生活重量,就这样沉甸甸地压在我们肩头。 我在龙眼树上摘龙眼,望着奶奶。她的手早已布满皱纹,像老树皮,却还想握住枝头的希望;她的脚步颤颤巍巍,每一步都像是与岁月较劲。我想起那些艰难的过往,奶奶经历了多少磨难,却从未让苦难压垮对家的牵挂。如今,她连走路都要靠拐棍借力,却还惦记着帮我,这份情,重得让我心酸。 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奶奶的草帽上,光影斑驳。我从树上下来,走上前,大声喊道:“阿奶,我们回家。”她终于听见了些,转头看我,眼里有迷茫,也有执着。我牵起她的手,那手很凉,却带着温度,是岁月沉淀的温度,是家的温度。 往回走的路上,龙眼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想起这三十年,树陪着我长大,奶奶陪着家走过风霜雨雪。奶奶的一生,是一部厚重的书,写满坚韧与爱。她从苦难里走来,却把所有的柔软给了家,给了我们这些后辈。 到家后,我给奶奶倒了杯水。她坐在那里,望着门外的龙眼林方向,眼睛呆呆地望着外面,像是在看岁月流淌的轨迹。 我看着她,心里酸涩又温暖。生活很苦,可总有这样的瞬间,让我觉得,苦难里开出的花,格外香,奶奶的爱,就是那朵最香的花。 夜晚,我躺在屋里,听着窗外风吹龙眼树叶的声响。想起白天的场景,眼泪无声滑落。奶奶九十岁了,还在为家操心,而我,在生活的泥沼里挣扎,却也因为这份牵挂,有了前行的力量。 “碎银几两苦中求,忙忙碌碌几时休。”可因为有奶奶、有家人,那些苦也成了生活的馈赠。龙眼树还会一年年结果,奶奶的爱也会一年年在岁月里沉淀。我知道,不管生活多艰难,只要想起龙眼树下奶奶的身影,想起她九十岁还放不下家的牵挂,我就有勇气继续走下去,把这满是苦难却又满是爱的日子,过成属于我们家的散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