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的月亮,是天上的一盏灯,圆得让人心里又暖又软。人间此夜,多半人家灯烛辉煌,桌上摆着月饼、象州的红心柚、武宣的牛心柿,老少围坐,笑语盈盈。花好月圆时,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中秋不在团圆宴上,而在岗位上——他们是电力抢修工、列车驾驶员、急诊科医生、社区民警。他们的“不团圆”,正是为了成全千万人家的团圆。 电力抢修工老李,年年中秋都在电线杆上过。他说自己最晓得月亮的脾气,因他离天最近。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刻,恰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哪家忽然断电了,月饼才咬了一半,灯便灭了,小孩子在黑暗中惊叫起来。这时,老李便同他的伙计们,驾着那辆黄色的工程车,急匆匆地赶去了。他仰头望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月光下,那些线竟如银蛇般游动。他爬上电杆,将自己悬在半空,成了月亮底下的一幅剪影。底下人家的灯倏地亮了,窗子里传出欢呼,老李在杆顶上笑了,摸了摸口袋里女儿塞给他的一小块莲蓉马蹄糕,仰头望月,月亮也正望着他。 铁轨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如一条通往团圆的星河。驾驶员小王的中秋,藏在驾驶室的方寸之间。他的团圆宴,是站台上送来的一个月饼,就着保温杯里的茶水,在驾驶室里匆匆下咽。窗外月亮跟着列车跑,从红水河畔的田野追到喀斯特山峦,从江河追到城市。车厢里尽是归心似箭的旅人,小王知道,自己手上的操纵杆,关系着许多人的团圆梦。列车轰隆前行,月光洒在铁轨上,铺出一条银白之路,仿佛专为团圆之人铺设。 急诊室的玻璃窗上,印着一片温柔的清辉。张医生已经五年没在家过中秋了,消毒水的味道里,藏着她的坚守。她的中秋是监护仪的滴答声,是匆匆脚步声中的一轮窗外月。今夜送来一位突发心梗的老人,家属在外地赶不回来,张医生和同事们全力抢救。老人醒来第一句话是:“孩子们回来了吗?”张医生握着他的手,柔声说:“正在路上,您要好好地等他们。等您好起来,一家人还能围着唱山歌呢。”监测仪上的曲线渐渐平稳,窗外的月亮正好照在病床前。这里的团圆,是生命与生命的守望。 巡防路上,映着万家灯火的安宁。社区民警大刘的中秋“大餐”,是兜里揣着的半块月饼。走一段,掰一块,慢慢嚼着。沿街窗户里都是团圆的景象,他却像个守夜人,在月光下巡视着别人的团圆。遇到迷路的孩子,他蹲下身耐心询问;碰到忘带钥匙的老人,他帮忙联系开锁公司;发现醉卧路边的汉子,他设法联系家人。手机里恰在此时传来妻子一句短暂的“家里都好,等你”,他继续向前走去,一片月光正好照在警徽上,亮晶晶的。 他们的中秋,没有推杯换盏,没有儿女绕膝,却在每一盏重亮的灯里、每一条平安的轨道上、每一次平稳的心跳中和每一扇安静的窗前,找到了更深情的团圆。这团圆,与使命相融,与责任同辉。 月光平等地洒在每个人身上,无论是在家团聚的,还是在岗坚守的。这一夜,月亮之所以如此圆满,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用坚守托举着它。他们的缺席,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圆的圆满。天上月圆,人间守圆,皆是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