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充电桩可通过刷卡或微信支付,方便快捷。

私拉乱接电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小区居民供图)
近日,城区金穗小区居民朱女士向记者反映,该小区物业公司于前段时间对居民违规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行为进行整治,强制剪断此类违规电线,并新增了一些公共充电桩。这本应该是起到消除安全隐患的好事,却由于公共充电桩收费过高,使得物业公司的剪线行为受到居民质疑:“这么高昂的充电费,比家里正常用电的费用还贵!”
为安全
物业剪断违规电线新增充电桩
8月11日上午,记者在该小区走访时发现,在电动车停放区域并未发现有违规充电、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小区物业公司——来宾市泰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金穗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女士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开始,物业联合辖区内的公安、消防部门对居民私拉乱接电线的行为进行了整治,首次发现予以警告,第二次发现则直接强行剪断。“这个规定我们在小区里进行了公示,也获得了业委会、居民的认可,但在执行时也遇到过不少阻力。”黄女士说,如果遇到居民阻挠,他们会从安全角度进行劝解;如果解释不通,便会请社区工作人员或警务室的民警进行协调,业主到最后一般都会配合。
记者来到该小区居民楼一楼及地下室停放电动车的区域,看到智能充电桩已安装到位,不少电动车也在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据小区物业中心经理李华雄介绍,目前该小区共有电动车停车位约300个,9个充电桩共有充电口108个,基本能够满足住户的充电需求。“像我们这次新增的3个充电桩有36个充电口,支持微信扫码支付功能,相较之前只能用硬币支付方便很多。”李经理告诉记者,因为小区划分有地面和地下停车区域,收费标准也有所不同:地下充电桩收费标准为1元/4个小时,地面充电桩1元/3个小时,充满了则会自动断电。“区分两种不同收费方式的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业主尽量把电动车停放到地下,从而规范地面的合理停放,减少和杜绝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另外,我们也配套设置了非充电停放区域,通过差异收费调节充电时长,提高充电桩的流转和使用率。”李经理说。
引质疑
电动车充电费比家庭正常用电贵
而朱女士认为,物业公司实行差异收费的行为实则是为了多挣钱。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每个住户家里有两台电动车,按照电动车充满电的平均时间为8小时,每天充电便需花费4元,一个月就是120元,这比一般家庭每月缴纳的电费还多。此外,朱女士还提到,仅在一路之隔的水岸新都小区实行的是月卡充电制度,收费比自家小区亲民、合理。记者到水岸新都小区走访了解到,该小区电动车充电收费标准为:30元/月/辆(仅限小区住户)、临时车辆则是2元/次/辆,但由于目前该小区的入住率并不是很高,因此也不存在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
对于朱女士提出的质疑,李经理解释道,住户使用微信支付的充电费用是由充电桩供应商直接收取,而硬币兑换也只是物业的代收业务,充电所得的所有费用物业都没有拿到。目前,物业公司对部分业主提出的收费贵、乱收费的质疑,已向小区住户解释说明,同时也与充电桩供应商沟通,把收费标准统一调整为1元/4个小时。
提建议
采取柔性措施效果更好
那么,作为面向广大住户的物业服务企业,面对小区私拉、乱接充电线的现象到底该如何处理?
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的杨参谋认为,物业应当采取柔性措施,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剪了之;应严格按照《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对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广经过安全认证的电动车充电桩,推动住户到充电桩充电,以减少私自拉线充电行为的发生。
金穗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韦正伦则建议,物业在开展剪线行动时,应与警方、社区、小区业委会四方联手共同实施;在与充电桩供应商协商收费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费用承受能力,特别是对于确证是贫困户和特殊困难家庭的,或可实行免费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