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今年1月24日,武宣县三里镇旺村村民委旺村屯的武威狮队受邀到北京参加全球华夏之星春晚,舞狮闹新春。他们在大舞台上向全球华人展示了精湛、高超的狮艺表演,赢得阵阵掌声。表演结束后,他们还受到北京、广东、沈阳的嘉宾邀请,前去表演舞狮。
这支小小的狮队究竟有什么来头?2月15日,记者特地前去一探究竟。
小小狮队 登上全球舞台
“咚咚咚”“嘿”“咚咚咚”“哈”……2月15日,在武宣县三里镇旺村村民委旺村屯的武威馆里,旺村武威狮队的队员正在进行武狮训练。现场鼓声、锣声、钹声有节奏地交织在一起,表演舞狮的两名队员默契配合,踩着锣鼓乐声,灵活展现狮子看、听、挠、腾、挪、闪、扑等各种形态动作,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玩耍,将狮子的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随着锣鼓声由轻缓变得急凑,狮子跃上高桩,在几十根高1.5~2.5米不等的高桩上飞跃、回旋,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难度,让人禁不住拍手叫好。
这一段完整的表演训练约为8分钟,训练结束,两名扮演狮子的队员早已汗流浃背。
“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表演,我们感到很荣幸。”28岁的队长廖兴说,早在去年11月中旬,他们就接到了全球华夏之星春晚总导演的电话和邀请,随后,狮队进行了2个月的精心筹备。精彩的舞狮不仅丰富了晚会内容,让观众欣赏到技艺高超的狮艺表演,也让舞狮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在全球华人面前。
百年狮艺 世代一脉相承
“我为这些年轻人自豪,他们将传统文化传承得很好。”今年76岁的廖任生满脸笑意道。相传,村里的老祖曾是朱元璋的一名大将,一直以来,旺村都有习武和舞狮的传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且远近闻名。廖任生15岁开始学习舞狮,18岁习武,传承了祖上的功夫。说着,老人还扎起马步抬手起范。
如今,年轻一辈组建了旺村武威狮队,并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校园打造成训练基地,廖任生成了狮队的顾问。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狮队还自费到广东潮州学习,汲取南狮的狮艺,丰富表演形式、提升舞狮水平。
舞狮创业 弘扬传统文化
“现在国家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队员统一思想,要把舞狮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狮队队长廖兴说。起初,为了打造好狮队,队员们外出打工筹钱,再加上村里的支持,终于添置了一批道具并建立训练基地。如今,越来越多爱好舞狮的青年加入狮队,目前狮队已有20名队员,平均年龄18岁。
舞狮是硬功夫,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天早上8点,狮队的队员都会集体跑步7、8公里,然后到基地拉筋训练2个小时,接着是舞狮训练,上午10点至12点,下午2点至4点。每天如此,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16岁的廖彦西和17岁的廖新念是一对搭档,分别担当狮头和狮尾角色,虽然每次训练结束都会一身汗,但是爱好所在,他们劲头十足。在高桩上训练,经过无数次的摔打,这对搭档练就了十足的默契。
“现在平均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维持生活。”廖彦西说。
多年来,旺村武威狮队在全县参加各项舞狮比赛并获得了诸多荣誉,春节期间,狮队更是忙不更迭,来自武宣、象州、贵港等地的表演邀请排满了日程。正月十七,他们将启程前往广东潮州表演。
廖兴说,平时还有不少外地的狮队上门向他们讨教学习。接下来,他打算扩大狮队规模,让狮艺更专业。今年暑假,他们还计划吸纳村里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舞狮技艺,从娃娃抓起,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