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身体不好,实在没办法,只能靠着党和政府的帮助。现在身体好了,就不能总依赖政府,要用自己勤劳双手努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过上好日子。”6月2日,兴宾区良塘镇良塘村脱贫户覃义荣信心满满地说。
覃义荣的思想观念转变,是兴宾区扶贫扶志工作成效的一个具体体现。近年来,兴宾区把扶贫扶志作为脱贫攻坚的灵魂工程,通过政策宣传、感恩教育、就业培训、价值引领等举措,使精神扶贫在兴宾大地上演变成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等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感恩教育增长志气
“你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得到了什么实惠?”“对扶贫干部的帮扶有没有感动?”5月28日,在良塘镇北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驻村工作队员樊炳贵与贫困群众亲切互动,进行感恩教育。
为了让贫困群众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兴宾区组建感恩教育宣传志愿服务队,用通俗的语言、身边的例子以及典型事例,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有效鼓励和增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志气。
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深化“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创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润物无声般地让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就业培训激发动力
“通过参加村里举办的中式烹调师培训班,我掌握了炒菜技能。现在我开了一个快餐店,生意还不错,收入也可观。”6月2日,良塘镇北合村脱贫户彭新全高兴地说,以前他没有一技之长,都是靠“蛮力”打零工挣钱,对生活也不抱有希望,自从开了一个小店,月收入有3000多元,开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兴宾区委副书记罗胜奇介绍,兴宾区以培训为基础、以转移就业为核心、以脱贫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断提振脱贫致富的信心。此外,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高职院校的,落实好专项补助;对愿意接受务工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免费培训;还邀请专家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项目参与者进行科技、创业等专项培训,提高他们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全民帮扶点燃希望
今年3月31日,凤凰镇新隆村扶贫“爱心超市”开展兑换奖励积分活动,活动主要面向2019年下半年获得产业奖补和子女考取大学的23户贫困户。“感谢党和政府,在生活上给予我们这么贴心的关怀。”新隆村贫困户韦有利拿着积分卡来到村里“爱心超市”兑换面条、洗衣粉、酱油、蚝油等生活用品。据统计,“爱心超市”当天兑换奖励积分1150分,送出价值约1150元的日常生活用品。
兴宾区通过全民帮扶,广泛募集社会扶贫资金、物资及社会爱心捐赠物品,通过“爱心超市”采取积分换物品的方式,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加强自我管理、发展生产、参加技能培训和公益活动、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等形式取得奖励积分,凭借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兴宾区充分利用商会资源,以结对帮扶、经济资助、产业就业等形式,动员和凝聚商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全区各商会会员闻令而行、积极响应,呈现出社会力量齐动手、共参与,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的良好局面。
如今,在各方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兴宾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扶贫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贫困群众脱贫步伐逐渐加快。而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汇聚,扶贫扶志由政府的“一枝独秀”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千树花开”,助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点燃贫困群众对生活的希望。
|